什么是麻疹性皮肤病问
什么是麻疹性皮肤病
-
麻疹性皮肤病由麻疹病毒经呼吸道飞沫传播引发人群普遍易感未接种者易感染前驱期有发热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及麻疹黏膜斑出疹期发热3-4天后耳后发际始出疹渐延全身呈红色斑丘疹恢复期疹退留色素沉着糠麸屑诊断靠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特殊人群儿童易并发肺炎需隔离护理孕妇感染影响胎儿需防护老人并发症多需加强护理治疗无特效抗病毒药主要对症支持包括休息营养对症及防并发症。
一、定义及病因
麻疹性皮肤病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相关的皮肤表现。麻疹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主要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未接种麻疹疫苗的人群。
二、临床过程及皮肤表现
(一)前驱期
一般持续3~4天,患者多有发热(体温可高达39~40℃)、咳嗽、流涕、结膜炎等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同时口腔可见麻疹黏膜斑(Koplik斑),为直径约1mm的灰白色小点,周围有红晕,是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此阶段皮肤可出现前驱性轻度红斑等表现。
(二)出疹期
多在发热3~4天后出现皮疹,皮疹初见于耳后、发际,渐延及额、面、颈部,随后自上而下蔓延至躯干、四肢,最后达手掌与足底。皮疹为红色斑丘疹,大小不等,疹间皮肤正常,病情严重时皮疹可融合成片。此阶段体温可达高峰,全身症状加重。
(三)恢复期
出疹3~4天后,体温逐渐下降,皮疹按出疹顺序消退,留有色素沉着及糠麸样脱屑,整个病程约10~14天。
三、诊断依据
(一)流行病学史
有麻疹患者接触史,且未接种过麻疹疫苗或接种史不详。
(二)临床表现
典型的发热、上呼吸道卡他症状、口腔麻疹黏膜斑及特征性皮疹表现。
(三)实验室检查
可通过检测血清中麻疹病毒特异性抗体(如IgM抗体)来确诊,发病早期血清中即可检测到麻疹病毒IgM抗体,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病毒分离等方法也可用于明确诊断,但临床应用相对较少。
四、特殊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儿童
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感染麻疹后易并发肺炎、中耳炎、脑炎等并发症。需及时隔离,注意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皮疹以防继发感染,同时密切监测体温及呼吸等情况,若出现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等表现需及时就医。
(二)孕妇
孕妇感染麻疹可能影响胎儿发育,增加流产、早产、胎儿畸形等风险。孕期应做好防护,避免接触麻疹患者,若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谨慎处理,密切监测胎儿状况。
(三)老年人
老年人机体免疫力下降,感染麻疹后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如肺炎、心力衰竭等。需加强护理,注意休息,保证营养摄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五、治疗原则
麻疹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主要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包括卧床休息、保持室内适当的温度和湿度、多饮水,给予易消化且营养丰富的食物。对于发热等症状可进行相应对症处理,如体温过高时可适当物理降温等,同时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如合并肺炎时给予抗感染等治疗。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