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心梗三项问
什么是心梗三项
-
心梗三项包括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或T、肌酸激酶同工酶,肌红蛋白2-3小时升高、6-7小时达峰、24-48小时恢复正常但特异性差,肌钙蛋白I或T3-6小时升高、特异性高,肌酸激酶同工酶4小时升高、16-24小时达峰、3-4天恢复正常且特异性不如肌钙蛋白,联合检测可辅助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及制定治疗方案。
肌红蛋白
来源与特性:肌红蛋白是一种氧结合蛋白,主要存在于心肌和骨骼肌中。在心肌受损时,肌红蛋白可迅速释放入血,其分子量较小,半衰期短,约15分钟。
诊断意义:急性心肌梗死发生后2-3小时即可升高,6-7小时达峰值,24-48小时恢复正常。但肌红蛋白特异性较差,骨骼肌损伤、肾功能不全等情况也可导致其升高。例如,剧烈运动后骨骼肌受损、严重肾功能衰竭时肌酐清除率下降都可能使肌红蛋白水平升高,从而影响对心肌梗死的特异性诊断。对于儿童群体,若出现肌肉相关疾病或肾功能异常时,肌红蛋白的检测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老年人群如果合并肾功能减退等基础疾病,也要考虑非心肌梗死因素导致肌红蛋白升高的可能。
肌钙蛋白I或肌钙蛋白T
来源与特性:肌钙蛋白是肌肉收缩的调节蛋白,由肌钙蛋白C、肌钙蛋白I和肌钙蛋白T组成。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心肌肌钙蛋白T(cTnT)仅存在于心肌细胞中,特异性较高。心肌损伤时,肌钙蛋白可于发病后3-6小时开始升高,cTnI可持续10-14天,cTnT可持续2-14天。
诊断意义:肌钙蛋白是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特异性指标。其特异性高,对于排除心肌梗死有重要价值。如果患者有胸痛等疑似心肌梗死症状,而肌钙蛋白升高,结合临床情况基本可确诊心肌梗死。在特殊人群中,如孕妇,由于生理变化可能会对一些指标有影响,但肌钙蛋白的升高在孕妇心肌梗死诊断中仍有重要提示作用;对于儿童,虽然心肌肌钙蛋白在儿童心肌疾病中的升高意义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但当儿童出现疑似心肌损伤情况时,肌钙蛋白的检测同样是重要的辅助依据,不过需要结合儿童的生长发育特点和其他相关检查综合判断。
肌酸激酶同工酶
来源与特性:肌酸激酶(CK)有三种同工酶,即CK-MM(主要存在于骨骼肌)、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和CK-BB(主要存在于脑等组织)。CK-MB在心肌梗死发生后4小时开始升高,16-24小时达峰值,3-4天恢复正常。
诊断意义:CK-MB对心肌梗死的诊断有一定价值,但其特异性不如肌钙蛋白。在一些骨骼肌疾病时也可能有轻度升高。例如,剧烈运动后骨骼肌损伤可能导致CK-MB轻度升高,需要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对于老年人群,若本身有骨骼肌疾病的基础,检测CK-MB时要注意排除骨骼肌因素的干扰;儿童如果有肌肉相关活动导致的损伤,也需要考虑CK-MB升高的非心肌梗死因素。
通过对心梗三项的联合检测,可以更准确地辅助医生诊断急性心肌梗死,尽早为患者制定治疗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