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绝经期综合征问
围绝经期综合征
-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女性绝经前后因性激素波动或减少引发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群涵盖相关阶段,有躯体的潮热盗汗、心血管症状、骨质疏松及精神心理的情绪波动、认知改变,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激素水平测定诊断,非药物干预含生活方式调整(运动、饮食)和心理疏导,药物治疗依个体选雌激素等,老年女性需定期体检及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基础病史人群用激素治疗需谨慎评估风险收益比等。
一、定义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女性绝经前后因性激素波动或减少引发的一系列躯体及精神心理症状群,一般发生于45~55岁左右,涵盖绝经前期、绝经及绝经后期阶段。
二、临床表现
(一)躯体症状
1.潮热盗汗:是常见躯体表现,约75%~85%围绝经期女性会出现,表现为反复短暂的面部和颈部皮肤阵阵发红,伴有轰热,继之出汗,一般持续1~3分钟。
2.心血管症状:可出现心悸、血压波动等,表现为间断性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变化不大,且波动较明显。
3.骨质疏松:雌激素减少使骨吸收增加,骨量丢失加速,导致骨质疏松,增加骨折风险,常见部位为椎体、髋部等。
(二)精神心理症状
1.情绪波动:易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情绪,表现为情绪不稳定,易因小事发脾气或哭泣。
2.认知功能改变:部分女性可能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认知方面的变化。
三、诊断
主要依据详细病史(包括月经变化、相关症状出现时间等)及临床表现,结合激素水平测定,如血清促卵泡生成素(FSH)及雌二醇水平测定,FSH升高(>25U/L)、雌二醇水平降低可辅助诊断。
四、非药物干预
(一)生活方式调整
1.运动:坚持规律运动,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等,运动可改善躯体症状及心理状态,增强骨密度。
2.饮食:保证钙和维生素D摄入,每日钙摄入量建议为1000mg,绝经后女性每日维生素D摄入量为800~1200IU,可通过摄入奶制品、豆制品、深海鱼等食物补充,必要时可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制剂。
(二)心理疏导
家人应给予围绝经期女性理解与支持,鼓励其多参与社交活动,必要时可寻求专业心理医生帮助,通过心理咨询等方式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五、药物治疗
根据个体情况可选用雌激素等药物,如存在雌激素缺乏相关症状且无禁忌证时可考虑使用,但具体药物选择需由医生综合评估患者健康状况、病史等后决定,严格遵循循证医学原则用药。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一)老年女性
老年围绝经期女性需定期进行体检,重点监测骨密度、心血管指标等,以便及时发现骨质疏松、心血管疾病等问题并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同时注意保持健康生活方式,维持良好身体状态。
(二)有基础病史人群
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病史的患者,使用激素治疗时需谨慎评估风险收益比,充分考虑激素对心血管系统的潜在影响;有精神心理疾病病史的患者,在进行干预时需兼顾原有疾病情况,必要时联合多学科治疗。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