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名词解释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名词解释

2025年10月15日 14:48:14
病情描述: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名词解释

医生回答(1)
  • 许伟华
    许伟华主任医生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由骨、骨间膜、肌间隔和深筋膜形成的骨筋膜室内肌肉和神经因急性缺血、缺氧产生的早期综合征,有解剖基础,创伤、血管等可致病因及发病,有疼痛、感觉异常、肌肉活动障碍、患肢肿胀等表现,通过临床症状体征和压力测量诊断,需紧急切开减压治疗。

    一、解剖基础

    骨筋膜室是由坚韧的筋膜围成,内有肌肉、血管、神经等组织。不同部位有不同的骨筋膜室,例如前臂有两个骨筋膜室,分别容纳不同的肌群;小腿有四个骨筋膜室。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创伤因素

    骨折血肿:骨折断端出血,使骨筋膜室内压力增加。比如前臂骨折时,骨折端出血积聚在骨筋膜室内,导致室内压力升高,压迫其中的血管、神经等组织。儿童由于骨骼柔韧性相对较好,骨折后血肿形成可能相对缓慢,但一旦形成也可引发骨筋膜室综合征,不过儿童发生该综合征的概率相对低于成人。

    软组织损伤:严重的软组织挫伤,局部组织肿胀,使骨筋膜室内容积减小,压力升高。例如重物砸伤小腿,导致小腿肌肉等软组织损伤肿胀,引起骨筋膜室内压力增高。

    外部压迫:长时间的包扎过紧,如上肢骨折后石膏固定过紧,可导致骨筋膜室内压力升高。对于婴幼儿,在进行肢体固定时需特别注意包扎松紧度,因为儿童的肢体相对娇嫩,更易因外部压迫引发骨筋膜室综合征。

    2.血管因素

    血管受压:骨筋膜室内压力升高反过来又会压迫室内的血管,形成恶性循环。例如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时,室内压力升高压迫血管,使动脉血供减少,进一步加重肌肉和神经的缺血缺氧。

    血管损伤:如骨折端刺伤血管,导致局部出血、血管痉挛等,也是引发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原因之一。

    三、临床表现

    1.疼痛:早期为创伤后持续性进行性加剧的疼痛,且对止痛剂无明显效果。这是因为缺血缺氧刺激神经末梢所致。儿童由于表达能力相对有限,可能需要更细致的观察其肢体的异常活动、哭闹等表现来判断是否存在疼痛相关问题。

    2.感觉异常:神经缺血时,出现肢体麻木、感觉减退或消失等。比如前臂骨筋膜室综合征时,手部可能出现感觉异常。

    3.肌肉活动障碍:早期表现为肌肉无力,主动活动受限,被动牵拉时出现疼痛。随着病情进展,肌肉会逐渐坏死,导致肢体功能严重障碍。

    4.患肢肿胀:骨筋膜室受累部位出现肿胀,皮肤紧张、发亮等。

    四、诊断与治疗原则

    1.诊断

    临床症状和体征:根据上述的疼痛、感觉异常、肌肉活动障碍、肿胀等表现进行初步判断。

    压力测量:通过骨筋膜室压力监测,若压力高于30mmHg,高度提示骨筋膜室综合征。对于儿童,压力监测更为重要且需要更精准操作,因为儿童的骨筋膜室压力正常范围与成人有一定差异,且儿童对疼痛等表现的表达可能不准确。

    2.治疗

    紧急切开减压:一旦确诊骨筋膜室综合征,应立即进行切开减压术,以迅速降低骨筋膜室内压力,挽救肌肉和神经功能。这是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的关键措施,若延误减压时间,可导致肌肉坏死、神经不可逆损伤等严重后果。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