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股骨骨折术后有哪些可能的副作用

股骨骨折术后有哪些可能的副作用

2025年10月15日 20:48:34
病情描述:

股骨骨折术后有哪些可能的副作用

医生回答(1)
  • 梁锦前
    梁锦前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股骨骨折术后可出现感染(分浅表和深部,与无菌操作及患者免疫力相关如糖尿病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因活动少致下肢血流慢,表现下肢肿胀等,老年人等风险高)、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受骨折部位血运、固定稳定性、患者年龄及营养等影响如老年、营养缺乏者)、关节僵硬(因长期固定致组织粘连,康复锻炼不当加重,不同年龄恢复不同)、神经损伤(手术中可能损伤如坐骨神经,与操作精细度等有关)、假体相关问题(假体置换术后可能松动、脱位,与假体质量、手术技术、活动、骨量等有关)、慢性疼痛(术后遗留,与组织修复异常等有关,长期吸烟或有既往慢性疼痛史者影响大)。

    一、感染

    股骨骨折术后感染是常见副作用之一,可分为浅表感染和深部感染。浅表感染表现为手术切口局部红、肿、热、痛,有脓性分泌物;深部感染则涉及骨折部位周围组织甚至骨髓,可能出现全身发热等症状。其发生与手术操作过程中的无菌原则执行情况、患者自身免疫力相关,例如糖尿病患者因血糖控制不佳,感染风险显著升高,高血糖环境利于细菌生长繁殖。

    二、深静脉血栓形成

    由于股骨骨折术后患者活动减少,下肢静脉血流缓慢,易引发深静脉血栓。主要表现为下肢肿胀、疼痛,若血栓脱落随血流移动至肺部,可导致肺栓塞,严重时危及生命。老年人、长期卧床患者因血液循环更易减慢,该风险相对更高,需密切关注下肢肿胀及血液循环情况。

    三、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

    受骨折部位血运状况、骨折端固定稳定性、患者年龄及营养状况等因素影响。例如老年患者骨代谢速率较慢,营养缺乏(如蛋白质、维生素D、钙等摄入不足)时,骨折愈合时间可能延长甚至不愈合;骨折端固定不牢固会干扰骨折断端的正常愈合过程。

    四、关节僵硬

    术后长期固定导致关节周围组织粘连,进而引起关节活动受限。康复锻炼不及时或不充分会加重关节僵硬情况,不同年龄患者恢复能力不同,儿童相对恢复较快,但若锻炼不当仍可能出现关节活动障碍;成年人若早期未积极进行康复训练,关节僵硬发生率较高。

    五、神经损伤

    手术过程中可能损伤周围神经,如坐骨神经等。损伤坐骨神经时,患者可出现足下垂等运动障碍,以及相应区域感觉减退等表现。神经损伤风险与手术操作精细程度、骨折部位毗邻神经解剖关系等有关,手术医生的操作经验会影响神经损伤发生概率。

    六、假体相关问题(若为假体置换手术)

    若因股骨骨折行假体置换术,可能出现假体松动、脱位等情况。假体松动与假体质量、手术技术水平相关,患者术后过早或不恰当的剧烈活动易导致假体脱位,老年人骨量减少时假体固定稳定性受影响,增加假体松动风险。

    七、慢性疼痛

    部分患者术后会遗留慢性疼痛,可能与骨折周围组织损伤修复异常、神经修复过程中出现异常放电等有关。不同生活方式患者疼痛感受及恢复不同,长期吸烟患者因烟草中的有害物质影响血液循环及组织修复,可能加重慢性疼痛程度;有既往慢性疼痛病史的患者术后慢性疼痛复发风险相对更高。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