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一直血压低什么原因

一直血压低什么原因

2025年10月15日 13:39:15
病情描述:

一直血压低什么原因

医生回答(1)
  • 黄欣
    黄欣副主任医师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向他提问

    血压低可由生理性、病理性因素及其他因素引起。生理性因素包括体质差异和生活方式;病理性因素涉及心血管、内分泌代谢、慢性消耗性及神经系统疾病;其他因素有药物影响和体位性低血压,不同人群在各因素影响下有不同表现。

    生活方式:长期饮食不均衡,比如摄入营养物质不足,尤其是蛋白质等摄入过少,会影响血压水平;过度减肥的人群,由于热量摄入不足等原因,也容易出现血压偏低;长期缺乏运动的人,心血管功能相对较弱,也可能导致血压偏低;女性在月经周期等生理阶段,也可能出现血压有一定波动,部分女性会表现为基础血压偏低情况。

    病理性因素

    心血管疾病:严重的心律失常,如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会影响心脏的正常射血功能,导致心输出量减少,从而引起血压降低;心肌病等心脏本身的疾病,会使心脏的泵血功能受损,进而出现血压低的情况;主动脉瓣狭窄等心脏瓣膜病,会阻碍血液正常流通,影响血压。不同年龄的人群中,老年人患心血管疾病导致血压低的风险相对更高,比如老年人心肌病的发生率相对较高,从而容易出现血压低的表现。

    内分泌代谢疾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机体代谢率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可出现血压偏低的情况;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会导致体内醛固酮等激素分泌减少,影响水盐代谢和血压调节,引起血压降低。不同性别方面,女性患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等内分泌疾病的概率可能相对有差异,在病史方面,有内分泌疾病家族史的人群患病风险可能增加。

    慢性消耗性疾病: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进展过程中,由于肿瘤消耗大量营养物质,身体处于消耗状态,可能出现血压低;严重的肺结核等慢性感染性疾病,长期消耗机体能量,也会导致血压偏低。不同年龄段中,老年人患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几率相对较高,在生活方式上,长期营养不良的人群更容易并发慢性消耗性疾病进而出现血压低情况。

    神经系统疾病:如脊髓空洞症等神经系统病变,可能影响自主神经对血压的调节功能,导致血压偏低;脑部的一些病变,影响了心血管中枢的正常功能,也会引起血压异常降低。不同年龄人群中,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与年龄有一定相关性,比如老年人脑部血管病变等更容易引发影响血压调节的神经系统问题。

    其他因素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如降压药、抗抑郁药、镇静催眠药等,如果使用不当或个体对药物敏感,可能导致血压降低。在用药方面,有长期服用相关可能影响血压药物病史的人群需要特别关注,不同年龄人群对药物的代谢和反应不同,比如儿童肝肾功能发育不完全,对药物的耐受和反应与成人不同,使用可能影响血压的药物时更需谨慎。

    体位性低血压:从卧位或坐位突然站起时,血压短时间内下降,出现头晕等不适,这是因为体位改变时,身体调节血压的机制不能及时发挥作用,导致脑部供血不足。各年龄段人群都可能发生体位性低血压,老年人由于血管顺应性下降等原因更容易出现,在生活方式上,长时间卧床后突然起身等情况容易诱发体位性低血压。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