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膝关节不稳定如何分类

膝关节不稳定如何分类

2025年10月15日 10:01:32
病情描述:

膝关节不稳定如何分类

医生回答(1)
  • 郭常安
    郭常安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向他提问

    膝关节不稳定按不稳定方向分为内翻、外翻、前向、后向不稳定;按稳定性机制分为静力性和动力性不稳定;按损伤程度及病程分为急性和慢性不稳定,不同类型有其相应成因及常见发病人群等特点。

    外翻不稳定:膝关节在冠状面上向外侧异常移位的不稳定情况。多与外侧副韧带损伤相关,外侧副韧带损伤后,膝关节抵抗外侧方向应力的功能减弱,在相应的外力作用下会发生外翻不稳定。比如进行一些需要膝关节过度内收的运动时,外侧副韧带损伤患者易出现外翻不稳定表现。

    前向不稳定:膝关节在矢状面上向前异常移位的不稳定情况。常见于前交叉韧带损伤,前交叉韧带主要作用是限制胫骨向前过度移位,当它受损后,胫骨在屈膝状态下就容易过度向前移动,导致前向不稳定。例如在剧烈运动中突然急停、变向时,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膝关节前向不稳定表现明显,会感觉膝关节有向前错动的情况。

    后向不稳定:膝关节在矢状面上向后异常移位的不稳定情况。后交叉韧带损伤是导致后向不稳定的常见原因,后交叉韧带主要限制胫骨向后过度移位,其损伤后胫骨会向后过度移动,出现后向不稳定。如膝关节受到来自前方的暴力撞击且力量较大时,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就可能出现后向不稳定,感觉膝关节有向后错动感。

    按稳定性机制分类

    静力性不稳定:主要由膝关节周围的静态稳定结构异常导致的不稳定。这些静态稳定结构包括韧带、关节囊等。例如膝关节慢性劳损导致内侧副韧带慢性退变,其强度下降,就会引起静力性的内翻不稳定;或者膝关节创伤后关节囊瘢痕形成,影响了关节的正常稳定结构,也可能导致静力性不稳定。不同年龄人群静力性不稳定的原因可能有所不同,年轻人多因急性创伤导致静态稳定结构损伤,老年人则可能因慢性退变等因素引起静态稳定结构功能减退。

    动力性不稳定:由膝关节周围的动力稳定结构异常引起的不稳定。动力稳定结构主要是指膝关节周围的肌肉及其运动功能异常。比如股四头肌力量减弱时,就可能影响膝关节的稳定,导致动力性不稳定。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缺乏运动的人群股四头肌力量相对较弱,更容易出现动力性不稳定相关问题;对于有神经系统疾病导致肌肉功能障碍的患者,也可能出现动力性不稳定情况,其病史中往往有神经系统病变相关情况。

    按损伤程度及病程分类

    急性不稳定:通常是由急性创伤引起的膝关节不稳定,起病急骤。例如急性车祸外伤、剧烈运动中的急性扭伤等导致膝关节韧带等结构的急性损伤,从而出现急性不稳定表现。这种情况在年轻爱运动人群中较为常见,由于运动强度大、动作剧烈,急性创伤引发急性不稳定的概率相对较高。

    慢性不稳定:多由急性不稳定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或处理,逐渐发展而来,病程较长。例如急性前交叉韧带损伤后未进行规范治疗,随着时间推移,膝关节逐渐出现慢性前向不稳定,患者可能会出现膝关节反复错动、疼痛等情况,影响日常活动。老年人可能因长期膝关节慢性磨损等因素,逐渐出现慢性不稳定,其病史中往往有较长时间的膝关节不适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