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血压高还是夏天高问
冬天血压高还是夏天高
-
冬天血压通常更高,因寒冷致血管收缩、激活RAAS系统等,老年人群血管弹性差等血压波动更明显,中青年人群有轻微异常或不良生活方式也会致升,需通过保暖、适度运动、饮食调整等应对,高血压患者要密切监测,老年患者就医要告知血压变化,中青年潜在人群要注意预防。
寒冷刺激会使人体血管收缩。冬季气温较低,人体为了减少热量散失,外周血管会反射性收缩,这会导致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脏需要更大的力量来泵血,从而使血压升高。例如,多项研究表明,当环境温度降低时,交感神经系统兴奋,释放去甲肾上腺素等递质,进一步促使血管收缩和心率加快,进而影响血压水平。
寒冷还可能影响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低温环境下,RAAS系统被激活,肾素分泌增加,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增多,它具有强烈的缩血管作用,会使血压升高。
不同人群的差异体现
老年人群:老年人的血管弹性较差,适应温度变化的能力更弱。冬季血管收缩更为明显,血压波动往往更大。而且老年人多伴有动脉硬化等基础疾病,原本血管的调节功能就已下降,所以冬季血压升高的情况可能更为突出。例如,有研究统计显示,老年高血压患者冬季血压平均比夏季高10-20mmHg左右。
中青年人群:中青年人群如果本身有血压调节方面的轻微异常,冬季也可能出现血压升高。但相对老年人来说,幅度可能稍小。不过如果中青年人群有不良生活方式,如冬季运动量减少、饮食中盐分摄入不自觉增加等,也会加重血压升高的情况。比如一些长期伏案工作、冬季活动少且喜欢吃腌制等高盐食物的中青年,冬季血压升高的概率会增加。
应对措施及注意事项
生活方式调整
保暖:冬季要注意增添衣物,尤其是头部、手部、脚部等部位的保暖。因为这些部位暴露在寒冷环境中容易引起血管收缩,进而影响血压。例如,戴帽子、围巾、穿厚袜子等。
适度运动:即使在冬季,也应保持适当的运动。如室内散步、瑜伽等轻度运动。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血管弹性,但要避免在寒冷的户外进行剧烈运动,因为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血管过度收缩,反而不利于血压稳定。一般建议每周进行3-5次,每次30分钟左右的运动。
饮食调整:减少盐分摄入,每日盐摄入量应控制在6g以下。多吃蔬菜水果,保证钾、钙等元素的摄入,有助于维持血管正常功能。例如,多吃香蕉补充钾,喝牛奶补充钙等。
血压监测:高血压患者在冬季应更密切地监测血压,建议每天早晚各测量一次血压,了解血压的波动情况。如果发现血压较平时明显升高或出现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特殊人群提醒
老年高血压患者:冬季就医时应告知医生血压变化情况,医生会根据血压波动调整降压药物。同时,要注意避免快速降温对血压的影响,如从温暖的室内突然走到寒冷的室外时要缓慢适应。
中青年高血压潜在人群:如果本身有血压偏高的趋势(如家族中有高血压病史等情况),冬季更要注意自身血压变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预防发展为高血压病。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