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尿失禁治疗药物

尿失禁治疗药物

2025年10月15日 18:32:05
病情描述:

尿失禁治疗药物

医生回答(1)
  • 张彩霞
    张彩霞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向他提问

    尿失禁的治疗药物包括抗胆碱能药物、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雌激素、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抗胆碱能药物通过抑制逼尿肌收缩减少尿失禁,成年尿失禁患者可考虑使用,老年、青光眼、前列腺增生患者需注意;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刺激膀胱β3肾上腺素受体促进逼尿肌舒张,成年尿失禁患者适用,儿童不建议,老年需关注不良反应;雌激素适用于绝经后女性尿失禁患者,有雌激素依赖性肿瘤患者禁用;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对成年男性尿失禁中符合适应证且有勃起功能障碍者可考虑,严重心血管疾病患者禁用。

    一、抗胆碱能药物

    (一)作用机制

    通过抑制逼尿肌收缩来减少尿失禁的发生,例如托特罗定,它能选择性作用于膀胱平滑肌,阻断M受体,降低膀胱逼尿肌的兴奋性。

    (二)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

    成年尿失禁患者可考虑使用,老年患者使用时需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便秘、口干等不良反应,因为老年患者胃肠功能可能较弱,且药物代谢较慢,更容易出现这些不适。对于有青光眼、前列腺增生导致排尿困难的患者应慎用,青光眼患者使用抗胆碱能药物可能会加重眼压升高,前列腺增生患者可能会进一步加重排尿困难。

    二、β3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一)作用机制

    刺激膀胱β3肾上腺素受体,促进膀胱逼尿肌舒张,从而增加膀胱容量。例如米拉贝隆,它能特异性作用于膀胱平滑肌的β3受体,发挥松弛膀胱的作用。

    (二)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

    成年尿失禁患者适用,儿童不建议使用,因为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药物在儿童体内的代谢、不良反应等情况尚未完全明确,且儿童对药物的耐受性较差。老年患者使用时也需要关注药物可能引起的高血压、心悸等不良反应,老年患者心血管系统功能可能有所减退,这些不良反应可能会对其心血管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三、雌激素

    (一)作用机制

    对于绝经后女性尿失禁患者,雌激素可以通过作用于尿道黏膜和盆底组织,增加尿道阻力和改善盆底支持结构。例如局部使用的雌激素制剂,可直接作用于尿道局部,促进尿道黏膜增生和角化,增加尿道闭合压力。

    (二)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

    适用于绝经后女性尿失禁患者,对于有雌激素依赖性肿瘤(如乳腺癌、子宫内膜癌)的患者禁用,因为雌激素可能会刺激这类肿瘤的生长。同时,使用雌激素时需要监测子宫内膜厚度等情况,因为长期使用可能会增加子宫内膜癌的风险,尤其是对于有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的患者更需谨慎。

    四、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

    (一)作用机制

    以西地那非为例,可能通过改善盆底血管内皮功能,间接改善盆底组织的血液供应,从而对尿失禁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其具体机制与增加海绵体血流类似的原理可能在盆底组织有一定延伸作用。

    (二)适用人群及注意事项

    成年男性尿失禁患者中,有勃起功能障碍且符合药物使用适应证的可考虑使用,对于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如未控制的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禁用,因为该类药物可能会引起心血管系统的不良反应,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药物可能存在相互作用,加重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