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乙肝携带者是怎么得的

乙肝携带者是怎么得的

2025年10月15日 18:44:13
病情描述:

乙肝携带者是怎么得的

医生回答(1)
  • 蒋卫民
    蒋卫民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向他提问

    乙肝携带者通过母婴、血液、性传播途径感染乙肝病毒,感染后机体免疫状态影响是否成携带者,儿童、成年人、有既往病史人群感染风险及注意事项不同,儿童易成携带者需重视疫苗接种等,成年人避免高危行为,有既往病史人群感染后风险高需密切监测。

    母婴传播:患有乙肝的母亲在怀孕、分娩过程中可将乙肝病毒传染给婴儿。例如,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的母亲,其婴儿在出生后若未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和乙肝免疫球蛋白,感染乙肝病毒的风险较高。这种传播在胎儿时期可能通过胎盘,或在分娩时接触母亲的血液、羊水等而感染。

    血液传播:输入被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制品,使用被乙肝病毒污染且未经严格消毒的医疗器械,如注射器、针灸针、牙科器械等,都可能导致乙肝病毒感染。比如,在一些不正规的医疗操作中,医疗器械消毒不彻底,就可能造成乙肝病毒的传播。

    性传播:与乙肝携带者发生无防护的性接触,乙肝病毒可通过性器官的黏膜等途径传播。在性活动中,皮肤或黏膜的破损可能使病毒有机会进入人体而引发感染。

    感染乙肝病毒后成为携带者的机制

    当人体感染乙肝病毒后,机体的免疫状态会影响是否成为携带者。如果人体的免疫系统不能及时有效地清除乙肝病毒,病毒就会在体内持续存在。例如,部分婴幼儿感染乙肝病毒后,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不能启动有效的免疫清除反应,病毒会与机体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从而成为乙肝携带者。此时,乙肝病毒可能整合到宿主肝细胞的基因组中,或者以游离形式存在于肝细胞内,但机体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肝功能可能暂时正常,但体内携带乙肝病毒,具有传染性。

    不同人群感染风险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尤其是婴幼儿时期感染乙肝病毒后更容易成为携带者。因为儿童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对乙肝病毒的清除能力较弱。家长应重视儿童乙肝疫苗的接种,按照0、1、6个月的程序及时接种乙肝疫苗,可有效预防乙肝病毒感染。如果母亲是乙肝携带者,新生儿出生后应在12小时内尽早(最好在出生后24小时内)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同时按程序接种乙肝疫苗,这是预防母婴传播的关键措施。

    成年人:成年人感染乙肝病毒后,大部分人可以通过自身较强的免疫系统清除病毒,只有少数人会成为携带者。成年人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避免高危行为,如避免不洁的性接触,不共用可能被血液污染的物品,如剃须刀、牙刷等。如果因职业等原因有可能接触乙肝病毒污染的血液或体液,应做好防护措施,如佩戴手套等。

    有既往病史人群:本身有其他肝脏基础疾病的人群,如患有酒精性肝病、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等,感染乙肝病毒后更容易发展为慢性感染,成为乙肝携带者的风险相对较高。这类人群需要更加密切地监测乙肝病毒感染情况以及肝功能等指标,一旦发现感染乙肝病毒,应及时就医,评估病情并采取相应措施。

    总之,乙肝携带者主要通过母婴、血液和性传播途径感染乙肝病毒,而机体免疫状态等因素决定了是否成为携带者,不同人群在感染风险和预防、监测等方面有不同的注意要点。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