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介入手术有危险吗问
心脏介入手术有危险吗
-
心脏介入手术是相对安全有效但仍存一定风险的有创操作,存在血管相关风险如穿刺部位出血血肿、血管痉挛栓塞;心脏相关风险如心律失常、心肌梗死;还有过敏反应等其他风险,不过随医疗技术进步安全性大大提高,术前医生会评估患者情况、患者需配合完善检查了解风险。
一、血管相关风险
1.穿刺部位出血、血肿
在进行心脏介入手术时,需要通过血管穿刺进入心脏相关部位,常见的穿刺部位有股动脉、桡动脉等。以股动脉穿刺为例,术后可能出现穿刺部位出血,若出血较多可形成血肿。一般人群中,由于个体凝血功能差异等因素,约有一定比例(如1%-5%左右)的患者可能发生穿刺部位出血、血肿情况。对于老年患者,往往血管弹性差,发生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的风险相对更高,因为血管硬化使得止血困难。而对于有凝血功能障碍病史的患者,如患有血友病等疾病,发生穿刺部位出血、血肿的风险则会显著增加,可能高达10%以上。
2.血管痉挛、栓塞
穿刺过程中可能导致血管痉挛,影响血流。另外,在操作过程中可能有血栓等物质脱落形成栓塞。一般人群中血管痉挛发生率约为2%-3%,栓塞发生率相对较低,约为0.1%-0.5%。但对于本身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血管痉挛和栓塞的风险会明显升高。例如,有长期高血压、高血脂病史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易存在,介入操作时更易引发血管痉挛,且斑块脱落形成栓塞的风险也增加,可能使栓塞发生率升至1%-2%左右。
二、心脏相关风险
1.心律失常
在介入操作过程中,导管等器械刺激心脏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常见的有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等。一般人群中心律失常发生率约为5%-10%。对于本身存在基础心脏疾病的患者,如冠心病合并心肌梗死病史的患者,心脏电生理稳定性较差,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更高,可能达到15%-20%左右。例如,心肌梗死导致心肌瘢痕形成,介入操作时更易诱发心律失常。
2.心肌梗死
虽然心脏介入手术是治疗冠心病等疾病的重要手段,但在手术过程中也有引发心肌梗死的可能。主要是因为操作过程中可能导致血管再堵塞等情况。一般人群中心肌梗死发生率约为0.5%-1%。对于病变复杂的患者,如多支血管严重病变的患者,心肌梗死的风险会明显升高,可能达到2%-3%左右。比如左主干病变患者,心脏介入手术中发生心肌梗死的风险相对较高。
三、其他风险
1.过敏反应
部分患者可能对介入手术中使用的造影剂等物质发生过敏反应。一般人群中造影剂过敏发生率约为1%-2%。对于有过敏体质的患者,尤其是对碘过敏的患者,发生过敏反应的风险增加,可能达到5%左右。例如,本身有食物药物过敏史的患者,在使用含碘造影剂时更容易出现过敏症状,如皮疹、呼吸困难等。
总体而言,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心脏介入手术的安全性已经大大提高,这些风险的发生率在不断降低,但在手术前医生会充分评估患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来尽量降低风险,患者也需要在手术前积极配合医生完善相关检查,了解手术风险等情况。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