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发病原因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发病原因

2025年10月15日 11:30:02
病情描述:

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发病原因

医生回答(1)
  • 孙宁玲
    孙宁玲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高血压可由多种因素引起,肾实质性高血压因肾脏疾病致肾功能受损引发,各年龄段可发病且病情进展可恶性循环;肾血管性高血压由肾动脉狭窄致肾缺血肾素分泌增加引起,不同病因好发人群不同,不及时治疗影响肾功能;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因肾上腺皮质病变致醛固酮分泌多血容量增加,各年龄段可发病,不及时治疗损重要脏器;嗜铬细胞瘤因嗜铬细胞分泌大量儿茶酚胺致血压急剧升高,20-50岁多见,不及时治疗致严重并发症;皮质醇增多症因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皮质醇致水钠潴留,成年人多见,女性多,长期影响多系统功能;主动脉缩窄因主动脉缩窄致血流动力学改变,儿童青少年多见,男性多,不及时治疗影响身体发育及脏器血供。

    相关人群及影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不同类型的肾实质性疾病有其好发人群,如儿童肾小球肾炎相对常见,中老年人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较为多见。患有肾脏疾病的人群,随着病情进展,出现高血压的风险增加,且高血压又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形成恶性循环。

    肾血管性高血压

    发病机制:肾动脉狭窄导致肾脏缺血,刺激肾素分泌增加,引起血压升高。肾动脉狭窄的原因包括动脉粥样硬化、纤维肌性发育不良等。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中老年人,尤其是有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吸烟等)的人群;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好发于年轻女性。

    相关人群及影响: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肾血管性高血压多见于中老年人,纤维肌性发育不良导致的肾血管性高血压好发于年轻女性。肾动脉狭窄若不及时治疗,会导致患侧肾脏缺血萎缩,对侧肾脏也可能因高血压而受损,严重影响肾功能。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发病机制:肾上腺皮质肿瘤或增生,导致醛固酮分泌过多,醛固酮具有保钠排钾作用,使血容量增加,血压升高。

    相关人群及影响:各年龄段均可发病,女性发病率略高于男性。患者除了高血压外,还可能出现低血钾相关表现,如乏力、肌无力等。若不及时治疗,长期高血压及电解质紊乱会对心、脑、肾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

    嗜铬细胞瘤

    发病机制:肾上腺髓质或交感神经系统其他部位的嗜铬细胞瘤间断或持续分泌大量儿茶酚胺,引起血压急剧升高。

    相关人群及影响: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多见于20-50岁人群。患者血压波动大,可表现为阵发性高血压,发作时伴有头痛、心悸、多汗等症状,若不及时治疗,可导致心脑血管意外等严重并发症。

    皮质醇增多症

    发病机制:肾上腺皮质分泌过量的皮质醇,引起水钠潴留、血压升高。

    相关人群及影响:多见于成年人,女性多于男性。患者除高血压外,还可出现向心性肥胖、满月脸、多血质外貌等特征性表现,长期皮质醇增多会影响多个系统的功能,如导致糖代谢紊乱、骨质疏松等。

    主动脉缩窄

    发病机制:主动脉缩窄使缩窄部位远端血压降低,近端血压升高,通过血流动力学改变引起高血压。

    相关人群及影响: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男性多于女性。患者上肢血压升高,下肢血压降低,可伴有下肢无力、冷感等表现,若不及时治疗,会影响身体发育及重要脏器的血供。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