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怎么诊断问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怎么诊断
-
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需从病史采集(关注年龄、性别、基础病史等)、临床表现观察(发热、心脏杂音、周围体征)、实验室检查(血常规、血培养)、影像学检查(超声心动图)综合诊断,依据Duke诊断标准,符合相应标准可确诊,要结合多方面信息及不同人群特点严格判断。
临床表现观察
发热:多数患者有发热症状,体温可呈持续性或间歇性升高,热型多样,部分患者体温可超过38.5℃。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的全身性反应,由于心内膜感染灶不断产生菌血症,刺激机体免疫反应导致发热。
心脏杂音:心脏听诊可闻及新出现的病理性杂音或原有杂音性质改变。这是因为感染导致心内膜受损,瓣膜出现赘生物等病变,影响心脏正常血流动力学,从而产生异常杂音。例如,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区出现粗糙、响亮的杂音等。
周围体征:可能出现瘀点,多见于皮肤、口腔黏膜、睑结膜等部位;Osler结节,为指(趾)垫出现的豌豆大小的红紫色痛性结节;Janeway损害,为手掌和足底出现的无痛性出血红斑等。这些周围体征是由于微血管炎或微栓塞等原因引起。
实验室检查
血液学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常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可见核左移现象。这是机体感染后炎症反应的表现,白细胞被激活参与杀灭病原体的过程。
血培养:是诊断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最重要方法。一般需在抗生素使用前多次采血,通常采集3-5套血培养,每套包括需氧和厌氧培养。阳性血培养结果可明确病原菌,对于指导治疗至关重要。例如,草绿色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是常见的致病菌,若血培养出相应病原菌,结合临床表现基本可确诊。
影像学检查
超声心动图
经胸超声心动图(TTE):可发现赘生物的位置、大小、数目等,有助于诊断心内膜炎及评估心脏结构和功能。约50%-75%的患者可发现赘生物,但对于位置较隐蔽(如主动脉瓣下、二尖瓣心房面等)或较小的赘生物可能漏诊。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TEE):敏感性高于TTE,可发现直径<5mm的赘生物,对于诊断有重要价值。尤其适用于TTE检查阴性但高度怀疑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通过TEE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心脏瓣膜、心内膜等结构的病变情况。
诊断标准
目前主要依据Duke诊断标准。符合2项主要标准,或1项主要标准和3项次要标准,或5项次要标准可确诊。主要标准包括:血培养阳性(符合感染性心内膜炎的典型微生物);超声心动图发现赘生物等心内膜受累证据。次要标准包括:发热(体温>38℃);基础心脏病或静脉药瘾史;血管现象(如瘀点、栓塞等);免疫反应(如肾小球肾炎、类风湿因子阳性等);微生物学证据(血培养阳性但不符合主要标准,或与感染性心内膜炎一致的活动性微生物感染的血清学证据)。在诊断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时,需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信息,严格按照诊断标准进行判断,尤其要注意不同人群因基础疾病等因素可能对诊断产生的影响,如儿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诊断需更谨慎地结合各项检查结果,排除其他可能导致类似表现的疾病。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