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小儿脑瘫早期症状有哪些

小儿脑瘫早期症状有哪些

2025年10月15日 18:53:19
病情描述:

小儿脑瘫早期症状有哪些

医生回答(1)
  • 刘玲
    刘玲副主任医师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小儿脑瘫有多种早期表现,包括运动发育落后及姿势异常(如运动发育落后、姿势异常)、肌张力异常(肌张力增高或减低)、反射异常(原始反射延迟消失、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以及其他早期表现(喂养困难、异常哭闹、视听异常等),早期发现和诊断很重要,家长发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同时给予患儿合适护理和康复训练环境及关爱支持。

    姿势异常:常见的有四肢肌张力异常导致的姿势改变,如手足徐动型脑瘫患儿可出现不自主、无目的的缓慢扭曲动作;痉挛型脑瘫患儿常表现为上肢屈曲内收,手握拳,下肢交叉呈剪刀步等异常姿势。这是由于脑部病变影响了对肌肉运动的正常调控,使得肌肉张力异常,进而导致姿势异常。

    肌张力异常

    肌张力增高:痉挛型脑瘫患儿多表现为肌张力增高,可通过被动活动肢体来判断,如检查者活动患儿的四肢时,感觉有明显的阻力,就像活动一根拉紧的橡皮筋一样。肌张力增高会影响患儿的运动功能,导致运动迟缓、姿势异常等。

    肌张力减低:低肌张力型脑瘫相对较少见,患儿表现为肌肉松软,肢体活动无力,自主运动减少。例如,患儿的肢体像棉花一样松软,不能维持正常的体位和姿势,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脑部运动中枢发育不完善或受损,导致对肌肉的控制能力下降。

    反射异常

    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正常新生儿出生时存在觅食反射、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原始反射,一般在3-4个月时逐渐消失。而脑瘫患儿这些原始反射可能延迟消失,如握持反射在4个月后仍不消失,甚至还可能出现异常的握持反射,表现为握持力量过大或过小等。

    保护性反射减弱或不出现:正常婴儿6个月后会出现坐位平衡反射,8-9个月出现爬行反射等保护性反射,以保证自身的安全和正常运动。脑瘫患儿这些保护性反射可能减弱或不出现,例如,让脑瘫患儿从坐位向侧方倾倒时,不能及时出现保护自己的姿势调整动作。

    其他早期表现

    喂养困难:除了新生儿期的哺乳困难外,较大月龄的患儿可能仍存在喂养困难,如咀嚼、吞咽不协调,容易出现呛咳、流涎等情况。这与患儿口腔肌肉和咽喉部肌肉的运动功能异常有关,是由于脑部病变影响了相关神经对这些肌肉的支配。

    异常哭闹:部分脑瘫患儿可能会出现异常哭闹,且不易安抚。这可能是因为身体不适,如肌肉紧张、疼痛等原因引起,但由于患儿不会用语言表达,只能通过哭闹来传达不适。

    视听异常:有些脑瘫患儿可能存在视听方面的异常,如对声音反应迟钝,6个月后仍不能注视眼前物体并追踪移动的物体;对光线的反应也可能不敏感等。这是因为脑部病变可能影响了视觉和听觉中枢的功能,导致患儿对视听刺激的感知和处理出现障碍。

    对于小儿脑瘫,早期发现和诊断非常重要。如果家长发现小儿有上述早期症状中的一项或多项,应及时带孩子到正规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头颅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等)等,以便早期干预和治疗,改善患儿的预后。同时,在照顾脑瘫患儿时,要注意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提供合适的护理和康复训练环境,关注患儿的身心发展,给予患儿足够的关爱和支持。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