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尿失禁怎么治

尿失禁怎么治

2025年10月15日 15:34:51
病情描述:

尿失禁怎么治

医生回答(1)
  • 夏庆华
    夏庆华主任医师

    山东省立医院 向他提问

    尿失禁治疗分压力性、急迫性、充盈性,压力性非药物靠盆底肌训练与生活方式调整,重度可手术;急迫性非药物有膀胱训练、生物反馈,可药物用M受体拮抗剂;充盈性针对原发病治疗;综合管理据病情制定个性化方案多学科协作,特殊人群中儿童功能性遗尿优先非药物,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需盆底肌训练长期坚持并注意相关情况。

    一、压力性尿失禁治疗

    1.非药物干预:

    盆底肌训练:即凯格尔运动,通过有意识地收缩盆底肌肉(如憋尿时的肌肉),每次收缩持续3秒以上,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4组。长期坚持可增强盆底肌力量,改善控尿能力,适用于轻度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尤其适用于老年女性等人群,需注意训练应循序渐进且长期坚持。

    生活方式调整:避免久坐、久站等增加腹压的行为,控制体重,因为肥胖会加重压力性尿失禁风险;减少咖啡因、酒精摄入,这些物质可能刺激膀胱加重症状。

    2.手术治疗:对于中重度压力性尿失禁,可考虑手术干预,如无张力尿道中段悬吊术等,通过手术改善尿道支撑结构来恢复控尿功能,适用于保守治疗无效且符合手术指征的患者。

    二、急迫性尿失禁治疗

    1.非药物干预:

    膀胱训练:制定排尿时间表,逐渐延长排尿间隔,例如初始每1小时排尿一次,逐步延长至每2-3小时一次,帮助增加膀胱容量。同时,在有尿意时尝试延迟排尿,增强膀胱控制能力,适用于膀胱过度活动症导致的急迫性尿失禁患者,尤其适用于儿童功能性遗尿的初步干预,需根据年龄和个体情况调整训练节奏。

    生物反馈治疗:借助仪器监测盆底肌和膀胱活动,患者根据反馈信息学习正确控制肌肉,提升对膀胱的调控能力,可与盆底肌训练结合使用,帮助患者更精准地进行康复训练。

    2.药物治疗:可使用M受体拮抗剂(如托特罗定等),通过阻断膀胱M受体减少逼尿肌过度收缩,但需注意药物可能存在口干、便秘等副作用,且需在医生评估后使用,尤其要考虑老年患者肝肾功能等因素对药物代谢的影响。

    三、充盈性尿失禁治疗

    1.原发病治疗:多见于前列腺增生等导致的尿潴留,需针对原发病进行处理。若为前列腺增生,可使用α受体阻滞剂改善排尿困难,如症状严重则考虑手术治疗(如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等),以恢复膀胱正常排空功能,适用于中老年男性因前列腺问题导致充盈性尿失禁的情况,需综合评估患者整体健康状况及手术风险。

    四、综合管理与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综合管理: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如年龄、病史、合并症等)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可多学科协作,如泌尿外科、康复科等共同参与。例如老年患者可能同时存在多种基础疾病,治疗时需兼顾各疾病间的药物相互作用等问题。

    特殊人群:

    儿童:功能性遗尿多与神经发育、排尿习惯等有关,非药物干预包括规律排尿训练、睡前减少液体摄入等,若持续不缓解需及时就医评估,避免盲目使用药物,优先以非药物干预为主。

    老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盆底肌训练需长期坚持,且要避免剧烈咳嗽、便秘等增加腹压的情况,日常可选择宽松舒适衣物,保持会阴部清洁,预防皮肤问题。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