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尿频尿急尿痛怎么办

尿频尿急尿痛怎么办

2025年10月15日 10:03:15
病情描述:

尿频尿急尿痛怎么办

医生回答(1)
  • 贾炜
    贾炜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尿频、尿急、尿痛多由泌尿系统感染等引起,需通过增加水分摄入、注意个人卫生非药物干预,行尿常规、尿细菌培养、超声、CT等检查明确病因,针对泌尿系统感染、结石、肿瘤等不同病因分别进行抗感染、促结石排出或手术、放化疗等处理。

    一、明确病因

    尿频、尿急、尿痛统称为膀胱刺激征,多由泌尿系统感染引起,如急性膀胱炎、尿道炎等,也可能由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等其他疾病导致。不同年龄段、性别、生活方式及病史的人群,病因可能有所差异。例如,女性由于尿道短而直,更容易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糖尿病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发生泌尿系统感染的风险较高且病情可能更复杂。

    二、非药物干预措施

    增加水分摄入:大量饮水可以增加尿量,起到冲洗尿道的作用,有助于缓解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一般建议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的白开水,但要注意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可少量多次饮用。对于儿童,要根据年龄适当调整饮水量,保证充足的水分摄入同时避免水中毒。

    注意个人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女性要注意经期卫生,勤换卫生巾;男性要注意包皮下的清洁。每天用清水清洗会阴部,避免使用刺激性的清洁剂。对于儿童,要帮助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换内裤。

    三、及时就医检查

    实验室检查:

    尿常规:通过检查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细菌等指标,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泌尿系统感染等问题。如果尿常规中白细胞明显升高,提示可能有泌尿系统感染。

    尿细菌培养:如果怀疑泌尿系统感染,尿细菌培养可以明确致病菌的种类,从而为选择敏感抗生素提供依据。对于特殊人群,如糖尿病患者合并泌尿系统感染,尿细菌培养更有助于精准治疗。

    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以观察泌尿系统的形态、结构,如是否存在泌尿系统结石、肿瘤等病变。对于儿童,超声检查是较为安全且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能有效排查泌尿系统结构异常。

    CT检查:对于一些复杂的泌尿系统病变,CT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图像信息,帮助明确病因。但CT检查有一定的辐射,在儿童和孕妇等特殊人群中要谨慎选择。

    四、针对病因的处理

    泌尿系统感染:

    如果是细菌感染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根据病情的严重程度,可能会选用抗生素治疗。但要注意避免滥用抗生素,应根据尿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对于儿童泌尿系统感染,要选择对儿童相对安全的抗生素,且要足疗程用药,以防止感染复发。

    同时,要注意休息,避免过度劳累,增强机体免疫力,有助于感染的恢复。

    泌尿系统结石:

    对于较小的结石,可能通过大量饮水、适当运动等方式促进结石排出。如果结石较大或引起严重的肾积水等并发症,可能需要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输尿管镜取石等治疗。对于儿童泌尿系统结石,要根据结石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尽量减少对儿童身体的创伤。

    泌尿系统肿瘤:

    如果是泌尿系统肿瘤导致的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需要根据肿瘤的性质、分期等情况采取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措施。不同年龄段和病情的患者,治疗方案差异较大,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