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如何康复锻炼问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如何康复锻炼
-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康复锻炼分早期(术后1-2周)、中期(术后2-6周)、后期(术后6周以上),早期有四肢肌肉收缩和呼吸训练,中期有腰背肌拱桥运动和坐位训练,后期有站立行走及腰部柔韧性协调性锻炼,需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情况调整,出现不适及时就医,儿童等特殊人群需特殊关注。
适用人群:各年龄段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包括儿童、成年人及老年人。
具体做法:患者可进行下肢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即尽量伸直膝关节,用力绷紧大腿肌肉,持续5-10秒后放松,每组10-15次,每天3-4组;上肢可进行握拳、松拳动作,同样每组10-15次,每天3-4组。通过四肢肌肉收缩锻炼,可促进血液循环,防止肌肉萎缩,同时不影响胸腰椎部位。
呼吸训练:
适用人群:所有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
具体做法:患者取平卧位或半卧位,进行深呼吸训练,缓慢吸气,使腹部隆起,然后缓慢呼气,使腹部凹陷,每次深呼吸持续10-15秒,每分钟呼吸7-8次,每天练习3-4次,每次10-15分钟。呼吸训练有助于保持呼吸道通畅,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对胸腰椎骨折恢复也有积极意义。
中期康复锻炼(术后2-6周)
腰背肌锻炼(拱桥运动):
适用人群:骨折恢复较好的成年人及老年人等。儿童患者需谨慎进行,在医生评估允许后开展。
具体做法:患者仰卧位,双膝屈曲,以足跟、双肘、头部当支点,抬起骨盆,尽量把腹部与膝关节抬平,坚持3-5秒后缓慢放下,每组10-15次,每天3-4组。通过拱桥运动可增强腰背肌力量,帮助维持脊柱的稳定性。
坐位训练:
适用人群:病情稳定的患者。
具体做法:患者先从低靠背椅子开始坐位,逐渐增加坐位时间,初始可坐5-10分钟,每天3-4次,然后根据耐受情况逐渐延长坐位时间。坐位训练有助于患者适应日常坐姿,同时锻炼腰部肌肉在坐位下的稳定性,但要注意保持正确坐姿,背部挺直,避免弯腰。
后期康复锻炼(术后6周以上)
站立与行走训练:
适用人群:骨折愈合较好的患者。儿童患者需在医生评估骨折愈合情况后,在成人保护下逐步进行。
具体做法:先在床边站立,适应站立后可在旁人搀扶下短距离行走,初始行走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每天1-2次,然后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逐渐增加行走时间和距离。站立与行走训练可增强下肢肌肉力量及平衡能力,促进全身功能恢复,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行走时保持身体平衡。
腰部柔韧性及协调性锻炼:
适用人群:成年患者等。
具体做法:可进行腰部左右侧屈、前后屈伸等动作,左右侧屈时尽量用手触摸同侧脚部,前后屈伸时尽量让额头接近胸部,每个动作持续10-15秒,每组10-15次,每天3-4组。通过腰部柔韧性及协调性锻炼可进一步恢复腰部的正常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在整个康复锻炼过程中,患者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自身恢复情况调整锻炼强度和时间。如果在锻炼过程中出现疼痛加剧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锻炼并及时就医。同时,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患者在康复锻炼时需密切关注自身反应,儿童患者尤其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确保康复锻炼安全有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