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型心绞痛分型问
稳定型心绞痛分型
-
稳定型心绞痛主要分为劳累性心绞痛和自发性心绞痛。劳累性心绞痛包括初发型、稳定型、恶化型;自发性心绞痛包括卧位型、变异型、中间综合征、梗死后心绞痛,不同类型有各自的定义、分型及相关特点,如诱因、发病人群、相关影响因素等。
劳累性心绞痛
定义:由体力劳动或其他增加心肌耗氧量的情况所诱发的心绞痛,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后可迅速缓解。
分型:
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病程在1个月以内的劳累性心绞痛。该型心绞痛在不同年龄、性别人群中均可发生,生活方式上如果有突然增加体力活动强度等情况可能诱发,有基础心血管病史的人群风险更高。例如,原本从事轻体力劳动的人,突然转为重体力劳动,就可能引发初发型劳累性心绞痛。
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病程稳定1个月以上的劳累性心绞痛,每次发作的诱因、疼痛程度、持续时间等相对固定。常见于中老年人,男性相对多见,与长期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病变有关,不良生活方式如高脂饮食、缺乏运动等会加重病情发展。比如长期高脂饮食导致血脂升高,进而加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稳定型劳累性心绞痛发作更频繁。
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在相对稳定的劳累性心绞痛基础上,心绞痛发作频率增加、程度加重、持续时间延长,诱发因素更轻微,甚至在休息时也可能发作。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性别差异不显著,有基础心血管疾病的人群,如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等更容易发生恶化,不良生活方式未得到纠正会加速病情恶化,例如高血压患者不控制血压,会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影响冠状动脉供血,导致恶化型劳累性心绞痛。
自发性心绞痛
定义:与心肌耗氧量增加无明显关系,由冠状动脉痉挛等原因导致心肌缺血引起的心绞痛,疼痛程度较重,持续时间较长。
分型:
卧位型心绞痛:休息或睡眠时发生的心绞痛,发作时需立即坐起甚至站立才能缓解。多见于老年人,男性相对较多,可能与夜间血压降低、冠状动脉痉挛、静脉回流增加导致心脏前负荷加重等因素有关,有冠状动脉病变基础的人群易患,不良生活方式如夜间大量进食等可能诱发,夜间大量进食会增加心脏负担,诱发卧位型心绞痛。
变异型心绞痛:常于休息或一般活动时发生,发作时心电图显示ST段暂时性抬高,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各年龄段均可发生,性别差异不突出,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的人群易发病,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冠状动脉痉挛,增加变异型心绞痛的发作风险,吸烟产生的尼古丁等物质会收缩血管,影响冠状动脉血流。
中间综合征:亦称冠状动脉功能不全,疼痛在休息或睡眠时发生,持续时间较长,可达30分钟到1小时以上,但无心肌梗死的客观证据。各个年龄段都可能出现,有冠状动脉病变的人群患病风险高,生活方式不规律等可能诱发,比如长期熬夜会打乱身体节律,影响心血管系统功能,增加中间综合征的发病可能。
梗死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发病24小时后至1个月内发生的心绞痛。多见于心肌梗死恢复阶段的患者,男性相对多见,与心肌梗死导致心肌缺血区域相关,患者在心肌梗死后心脏功能受损,心肌供血不足的情况未完全改善,不良生活方式如过度劳累等会加重心脏负担,诱发梗死后心绞痛。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