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心脏血管造影检查是怎么做的

心脏血管造影检查是怎么做的

2025年10月15日 13:26:26
病情描述:

心脏血管造影检查是怎么做的

医生回答(1)
  • 童嘉毅
    童嘉毅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向他提问

    心脏血管造影检查包括检查前准备、检查过程和检查后护理。检查前需患者禁食禁水、告知病史、签署同意书,准备设备与对比剂;检查时选择股动脉等穿刺部位,局部麻醉后穿刺插管,注入对比剂造影;检查后要护理穿刺部位、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对比剂相关反应。

    一、检查前准备

    1.患者准备

    禁食禁水:一般检查前6-12小时需禁食,检查前4小时禁水,避免检查过程中发生呕吐误吸。对于儿童患者,要根据年龄严格控制禁食禁水时间,确保安全。

    告知病史:需向医生详细告知病史,包括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尤其是对比剂过敏史;既往心脏疾病情况,如是否有心肌梗死、心律失常等;以及是否有肝肾疾病等基础疾病,因为这些情况可能影响检查和对比剂的使用。

    签署知情同意书:医生会向患者及家属说明检查的目的、风险等,患者或家属需签署知情同意书。

    2.设备与药物准备

    设备:准备好心血管造影机等专业设备,确保设备性能良好。

    对比剂: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对比剂,对比剂需提前进行过敏试验(如无禁忌)等准备工作。

    二、检查过程

    1.穿刺部位选择

    通常选择腹股沟区的股动脉作为穿刺部位,对于儿童患者,也可根据情况选择桡动脉等部位穿刺,但股动脉穿刺是较为常用的方式。股动脉穿刺相对容易操作,能较好地满足造影需求。

    2.穿刺与插管

    局部麻醉:在穿刺部位进行局部麻醉,使用利多卡因等局麻药,减轻患者疼痛。对于儿童患者,要确保麻醉效果良好,同时安抚儿童情绪,避免因紧张不配合。

    穿刺插管:通过穿刺针穿刺股动脉,然后插入导丝,再沿导丝将导管插入主动脉,进而选择性地插入冠状动脉或其他相关血管。在插管过程中,需在X线透视下进行,精确操作以到达目标血管。

    3.注入对比剂与造影

    当导管到达目标血管后,通过导管快速注入对比剂,一般对比剂注入速度较快,在X线透视下实时观察血管内对比剂的流动情况,从而清晰显示血管的形态、结构、有无狭窄等病变情况。会拍摄多张不同角度的X线影像,以便全面评估血管状况。

    三、检查后护理

    1.穿刺部位护理

    压迫止血:检查结束后,拔除导管,立即进行压迫止血,通常使用压迫器或手压止血。压迫时间一般为15-20分钟,然后包扎。对于儿童患者,要密切观察压迫部位的情况,确保止血有效,同时避免儿童剧烈活动导致穿刺部位出血。

    观察穿刺部位:术后要密切观察穿刺部位有无出血、血肿、瘀斑等情况,定期查看穿刺部位的状况,一般每15-30分钟观察一次,连续观察2-4小时。

    2.患者监测

    生命体征监测:持续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一般每30分钟监测一次,连续监测2-4小时,然后根据情况延长监测间隔。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生命体征相对不稳定,要更加频繁地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处理。

    对比剂相关观察:观察患者是否有对比剂相关的不良反应,如恶心、呕吐、皮疹、过敏反应等。对比剂可能引起过敏反应,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所以要密切关注患者的症状表现。

    心脏血管造影检查是一种较为复杂但在心血管疾病诊断中非常重要的检查方法,整个过程需要严格的操作规范和细致的护理,以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安全。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