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脑炎的判断方法有哪些问
儿童脑炎的判断方法有哪些
-
儿童脑炎需综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病原学检查等多方面信息判断,不同年龄段儿童临床表现有差异,体格检查可发现脑膜刺激征等体征,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脑脊液检查等,影像学检查有头颅CT和MRI,病原学检查能明确病原体,据此及时准确诊断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
一、临床表现观察
儿童脑炎的临床表现多样,不同年龄段儿童表现有一定差异。婴幼儿时期可能出现发热、拒食、哭闹不安、前囟饱满等表现。较大儿童可出现头痛、呕吐、精神萎靡、意识障碍等,部分还可能有抽搐发作。比如病毒性脑炎患儿多有发热、头痛、呕吐等前驱感染症状,随后出现神经系统相关表现。
二、体格检查
1.脑膜刺激征检查:
颈强直是常见表现,让儿童仰卧,被动屈颈时抵抗力增强。克氏征检查时,髋关节屈曲成直角后伸小腿,若受限且伴疼痛为阳性;布氏征检查时,前屈颈部时膝关节和髋关节屈曲为阳性,这些脑膜刺激征阳性提示可能存在脑膜炎症。
2.神经系统体征检查:
可能发现病理反射,如2岁以下儿童巴氏征可呈阳性,但若一侧阳性或2岁后仍持续阳性则有临床意义。还可能有颅神经受累表现,如动眼神经麻痹时出现眼球运动障碍等。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病毒性脑炎时,白细胞计数正常或轻度升高,淋巴细胞比例可能增高;细菌性脑炎时,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高。例如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血常规常显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数显著增高。
2.脑脊液检查:
是诊断脑炎的重要依据。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观察脑脊液压力,病毒性脑炎时脑脊液压力可正常或轻度升高,细菌性脑炎时压力多明显升高。脑脊液常规检查中,病毒性脑炎脑脊液外观清亮,白细胞数轻度增多,多为(10-500)×10/L,以淋巴细胞为主;细菌性脑炎脑脊液外观混浊,白细胞数显著增多,可达1000×10/L以上,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脑脊液生化检查中,病毒性脑炎蛋白轻度升高或正常,糖和氯化物多正常;细菌性脑炎蛋白明显升高,糖含量降低,氯化物也可降低。此外,还可进行脑脊液病原学检查,如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细菌培养等,有助于明确病因。
四、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
急性期可能无明显异常,病情进展后可能发现脑实质内病灶,如脑炎导致的脑水肿表现为脑实质密度减低等。对于鉴别是否存在颅内出血、占位性病变等有一定价值。
2.头颅MRI:
对脑组织病变的显示比CT更敏感,能更早发现脑炎导致的脑实质异常信号,如病毒性脑炎可能表现为脑内散在的T2加权像高信号病灶等,有助于早期诊断和评估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
五、病原学检查
通过采集患儿血液、脑脊液等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如病毒核酸检测、细菌培养+药敏试验等,可明确引起脑炎的具体病原体,如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肠道病毒核酸等,对于针对性治疗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
儿童脑炎的判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多方面信息,同时要结合患儿的年龄、病史等因素进行全面分析,以便及时准确地诊断脑炎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对于儿童出现疑似脑炎的表现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系统评估和诊断。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