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什么是脊髓型颈椎病

什么是脊髓型颈椎病

2025年10月15日 11:58:38
病情描述:

什么是脊髓型颈椎病

医生回答(1)
  • 田洪涛
    田洪涛副主任医师

    武汉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脊髓型颈椎病由颈椎椎骨间连接结构退变致脊髓受压或缺血出现脊髓功能障碍,发病机制有机械压迫和血供障碍,临床表现有运动、感觉、二便障碍,诊断靠影像学和神经系统检查,治疗分非手术(牵引、制动、药物)和手术,不同人群有不同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发病机制

    机械压迫:颈椎的退变结构直接压迫脊髓,使脊髓的正常解剖结构受到破坏,影响神经传导。例如,突出的椎间盘可占据脊髓的空间,椎体后缘增生的骨赘像“骨刺”一样挤压脊髓。

    血供障碍:颈椎的病变可能影响脊髓的血液供应,导致脊髓缺血、缺氧,进而引起脊髓功能受损。比如,颈椎的血管受到压迫或痉挛,使得脊髓的营养物质供应不足。

    二、临床表现

    运动障碍:患者可能出现四肢无力、活动不灵活,尤其是下肢,表现为行走不稳,如踩棉花感,容易摔倒;上肢可能出现持物不稳,精细动作困难,像拿筷子、系纽扣等动作难以完成。

    感觉障碍:可出现四肢麻木,感觉减退,患者可能会感觉肢体有麻木、刺痛、烧灼感等异常感觉。

    二便障碍:病情严重时,可能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如排尿困难、尿失禁或便秘等。

    三、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可以观察颈椎的生理曲度是否变直或反曲,椎体有无骨质增生、椎间隙是否变窄等情况,为颈椎病的诊断提供初步线索。

    CT检查:能清晰显示颈椎的骨性结构,如椎体、椎弓根、椎间盘等的形态,有助于发现椎体后缘骨赘、椎间盘突出等压迫脊髓的情况。

    MRI检查:是诊断脊髓型颈椎病的重要手段,它可以直接观察脊髓受压的部位和程度,以及脊髓内部的信号变化,明确脊髓是否存在水肿、变性等情况。

    神经系统检查:通过进行四肢的肌力、肌张力、感觉、反射等检查,评估脊髓受损的程度和范围。例如,检查患者的肱二头肌反射、膝腱反射等,了解神经反射情况。

    四、治疗原则

    非手术治疗

    颈椎牵引:通过牵引装置拉开颈椎间隙,减轻椎间盘对脊髓的压力,缓解症状。适用于病情较轻的患者,但牵引的重量和时间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颈部制动:使用颈托等装置限制颈椎的过度活动,减少对脊髓的刺激。

    药物治疗:可使用神经营养药物等,如甲钴胺等,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但药物治疗只是辅助手段。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较重,经非手术治疗无效的患者,通常需要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解除脊髓的压迫,如通过前路或后路手术去除压迫脊髓的椎间盘、骨赘等病变组织,恢复脊髓的正常解剖结构和血供。

    五、不同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老年人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治疗过程中,需要更加关注基础疾病的控制,手术风险相对较高,术后恢复可能较慢,要注意预防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

    青壮年:青壮年患者如果从事重体力劳动或颈部活动较多的工作,在治疗后需要注意颈部的保护,避免再次受伤导致病情复发。同时,要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康复锻炼,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

    儿童及青少年:儿童和青少年患脊髓型颈椎病相对较少,但一旦患病,需要重视。他们的颈椎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治疗时要谨慎选择治疗方法,尽量优先考虑非手术治疗,如牵引、颈部制动等,手术治疗需严格掌握适应证,因为手术可能会影响颈椎的生长发育。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