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除了一侧输卵管还会在孕吗问
切除了一侧输卵管还会在孕吗
-
一侧输卵管切除后受孕概率降低但仍有受孕可能,受对侧输卵管情况、卵巢功能、宫腔环境等因素影响,可通过监测排卵、改善对侧输卵管情况、调节宫腔环境等提高受孕概率,高龄、有基础病史及不良生活方式等特殊人群需注意相关事项。
女性有两侧输卵管,正常情况下两侧卵巢交替排卵,卵子可由同侧或对侧输卵管拾获并输送至宫腔。当切除一侧输卵管后,受孕概率会降低,但仍有受孕可能。一般来说,正常女性自然受孕概率约为20%-25%/月,而单侧输卵管切除后,受孕概率约为10%-15%/月。例如,一项针对单侧输卵管切除女性的研究追踪发现,约60%-70%的单侧输卵管切除女性在1年内可自然受孕,1-2年内自然受孕率可达80%左右。
影响受孕的因素
对侧输卵管情况:如果对侧输卵管存在病变,如输卵管粘连、堵塞等,会明显降低受孕概率。例如,输卵管粘连会影响卵子的拾取和运输,使卵子无法顺利到达宫腔与精子结合。
卵巢功能:卵巢功能正常与否也很关键。若卵巢排卵功能异常,即使有一侧输卵管正常,也难以受孕。比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排卵不规律,单侧输卵管切除后受孕概率会大大降低。
宫腔环境:子宫内膜的厚度、容受性等宫腔环境因素也影响受孕。子宫内膜过薄(小于7mm)或过厚、子宫内膜炎等情况都可能阻碍受精卵着床。
提高单侧输卵管切除后受孕概率的措施
监测排卵
可以通过基础体温测定、排卵试纸监测或B超监测卵泡发育等方法。一般来说,B超监测卵泡发育是比较准确的方法,从月经周期第10天左右开始监测,观察卵泡大小及排卵情况,当卵泡发育至18-25mm时为成熟卵泡,即将排卵,此时安排同房可提高受孕概率。
改善输卵管对侧情况
若对侧输卵管存在轻微粘连等情况,可在医生指导下尝试输卵管通液等方法,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输卵管通液是通过向宫腔内注入液体,利用压力等作用疏通输卵管,但对于严重的输卵管粘连效果有限。
调节宫腔环境
对于子宫内膜薄的情况,可在医生评估下适当补充雌激素等,但需注意药物的使用要严格遵循医嘱。例如,雌激素可以促进子宫内膜增生,改善宫腔环境。对于子宫内膜炎患者,需要进行抗炎治疗,待炎症控制后再尝试受孕。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年龄因素
随着年龄增长,女性生育能力逐渐下降。对于单侧输卵管切除的高龄女性(35岁以上),受孕概率下降更为明显。35岁以上女性单侧输卵管切除后,1年内自然受孕概率可能低于50%。这是因为年龄增长会导致卵巢功能衰退、卵子质量下降等。此类女性应尽早评估生育情况,必要时可考虑辅助生殖技术。
有基础病史人群
患有盆腔炎等基础病史的女性,单侧输卵管切除后受孕概率也会受影响。因为盆腔炎容易导致输卵管粘连、堵塞等病变,即使一侧输卵管切除,对侧输卵管也可能存在炎症相关病变。此类女性在备孕前应积极治疗盆腔炎等基础疾病,待病情稳定后再尝试受孕。
生活方式因素
吸烟、酗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受孕概率。吸烟会影响卵巢功能,降低卵子质量,酗酒会干扰内分泌系统,影响排卵等。单侧输卵管切除的女性应戒烟戒酒,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提高受孕概率和孕育健康胎儿的可能性。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