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流程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流程

2025年10月15日 10:02:56
病情描述: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的流程

医生回答(1)
  • 张定国
    张定国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房间隔缺损封堵术包括术前准备(评估患者一般情况、心脏相关检查及物品准备)、术中操作(穿刺插管、心内造影、封堵器释放)、术后处理(一般监测、抗凝治疗、康复观察),特殊人群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需安抚心理、关注生长发育等,老年患者要控制基础疾病、谨慎抗凝等。

    一、术前准备

    1.患者评估

    一般情况:详细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信息。对于儿童患者,要考虑其生长发育情况;对于有特殊生活方式的患者,如长期吸烟的患者,需评估吸烟对手术的影响并建议其戒烟。同时要询问病史,包括既往心脏病史、手术史、药物过敏史等。

    心脏相关检查: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明确房间隔缺损的大小、位置、数目等情况,这是确定是否适合封堵术以及选择合适封堵器的重要依据;还可能进行心电图、胸部X线等检查,评估心脏的整体情况。

    2.物品准备:准备好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导管室所需的各种器械,如心导管、导丝等,确保器械处于良好备用状态。

    二、术中操作流程

    1.穿刺插管

    通常选择股静脉作为穿刺部位,局部消毒、麻醉后,使用穿刺针穿刺股静脉,然后通过穿刺针送入导丝,再沿导丝送入鞘管。

    2.心内造影

    通过鞘管送入心导管至右心房,注入造影剂进行心内造影,进一步明确房间隔缺损的形态、大小以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为封堵器的放置提供更精确的信息。

    3.封堵器释放

    将封堵器通过导管输送至房间隔缺损部位,首先释放封堵器的一侧伞盘,使其贴合在房间隔缺损的心房侧,然后通过调整导管位置,释放另一侧伞盘,使其贴合在心室侧,从而将房间隔缺损封堵。在释放过程中,需要再次通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实时监测封堵器的位置和封堵效果,确保封堵器位置准确,无残余分流等情况。

    三、术后处理

    1.一般监测

    术后将患者送入监护室,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同时观察患者的神志、穿刺部位情况等。

    继续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评估房间隔缺损封堵后的心脏结构和功能情况,查看是否有封堵器移位、残余分流等并发症。

    2.抗凝治疗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需要给予抗凝药物治疗,一般使用低分子肝素等抗凝剂,以防止封堵器上形成血栓,但要注意监测凝血功能,避免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

    3.康复观察

    患者术后需要卧床休息一段时间,一般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而定。鼓励患者早期活动,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同时,要注意预防感染,按照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治疗。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患者

    儿童在术前可能会有紧张、恐惧情绪,需要医护人员给予更多的安抚和心理支持。术后要密切观察其生长发育情况,因为房间隔缺损封堵术虽然改善了心脏结构,但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需要定期随访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估心脏的生长和功能恢复情况。同时,儿童的穿刺部位护理要更加精细,防止感染等并发症。

    2.老年患者

    老年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在术前要积极控制这些基础疾病,使血压、血糖等指标控制在相对合适的范围内,以降低手术风险。术后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因为老年患者心功能储备相对较差。同时,抗凝治疗时要更加谨慎监测凝血功能,因为老年患者出血风险相对较高。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