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检查有没有狂犬病毒问
如何检查有没有狂犬病毒
-
狂犬病相关检查包括病毒分离(采集标本并接种细胞培养系统观察)、抗原检测(免疫荧光法和ELISA)、核酸检测(RT-PCR),临床症状有前驱期非特异症状、兴奋期对刺激敏感及麻痹期瘫痪等,被动物咬伤抓伤后观察动物健康状况有参考价值但儿童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评估。
一、实验室检查方法
(一)病毒分离
1.标本采集:通常取患者的唾液、脑脊液、角膜印片、皮肤切片等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对于被可疑狂犬病毒感染的动物,可取其唾液腺、脑组织等。一般来说,发病后一周内的患者唾液中可能含有病毒,采集唾液时要注意避免污染。对于儿童患者,采集标本时需在家长配合下尽量获取合格标本。
2.分离培养:将标本接种到适宜的细胞培养系统中,如原代地鼠肾细胞、人二倍体细胞等。狂犬病毒在细胞中增殖需要一定的条件,包括合适的温度(一般为37℃左右)、湿度等环境因素。通过观察细胞病变等方法来判断是否有狂犬病毒生长,这一过程需要在符合生物安全标准的实验室中进行,以防止病毒泄漏造成感染风险。
(二)抗原检测
1.免疫荧光法:采用荧光标记的特异性抗体检测标本中的狂犬病毒抗原。例如,取患者的角膜印片或皮肤活检组织,用荧光抗体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如果存在狂犬病毒抗原,会呈现特异性的荧光信号。对于儿童患者,进行角膜印片等操作时要轻柔,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利用抗原抗体反应,通过酶的显色反应来检测标本中的狂犬病毒抗原。该方法相对较为敏感和特异,可用于多种标本的检测,如唾液、脑脊液等。在操作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试剂盒的说明书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三)核酸检测
1.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通过提取标本中的RNA,反转录成cDNA后进行PCR扩增,检测狂犬病毒的核酸。这种方法灵敏度高,能够在病毒含量较低时检测到。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群,在采集标本时要注意符合各自的采集要求,比如儿童患者的脑脊液采集要由专业医护人员在无菌操作下进行,以避免引入污染影响检测结果。
二、临床症状观察
1.前驱期表现:患者可能出现低热、头痛、乏力、恶心、全身不适等非特异性症状,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精神不佳、食欲减退等,容易被忽视。此阶段症状不典型,容易与普通感冒等疾病混淆。
2.兴奋期表现:患者逐渐进入兴奋状态,出现恐惧不安,对水、风等刺激非常敏感,听到水声或见到风等就会引起咽喉肌痉挛。儿童患者可能会表现出异常的哭闹、烦躁等情绪变化,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需要家长密切观察其行为变化。
3.麻痹期表现:患者肌肉痉挛停止,进入瘫痪状态,可出现进行性瘫痪,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死亡。儿童患者在麻痹期可能会出现肢体无力、活动减少等表现,需要医护人员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三、动物观察
如果是被动物咬伤或抓伤后怀疑感染狂犬病毒,观察动物的健康状况也有一定参考价值。健康的动物一般不会携带狂犬病毒大量传播病毒,如果动物在咬伤或抓伤后10天内仍然健康存活,那么感染狂犬病毒的可能性相对较低。但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儿童与动物的接触情况复杂,不能仅依靠动物观察来判断,还需要结合其他检查方法综合评估。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