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过度活跃症女性问
膀胱过度活跃症女性
-
膀胱过度活跃症(OAB)是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以尿急为特征伴尿频夜尿等症状的症候群,生理、生活方式等因素可致其发生,通过症状评估、尿流动力学及尿常规等诊断,非药物干预有膀胱训练、盆底肌训练、饮食调整等,药物有M受体拮抗剂,特殊人群如老年女性、孕期及哺乳期女性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定义与流行病学
膀胱过度活跃症(OAB)是一种以尿急为特征的症候群,常伴有尿频和夜尿症状,可伴或不伴有急迫性尿失禁,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其发生与女性的生理结构、激素变化等因素相关,例如女性尿道短、雌激素水平变化等可能影响膀胱功能。
二、症状表现
尿急:一种突然、强烈的排尿欲望,且很难被延迟,常导致急迫性尿失禁等情况。
尿频:排尿次数明显增加,24小时排尿次数多于8次等情况可能提示尿频。
夜尿:夜间睡眠中醒来排尿次数≥2次。
三、病因与相关因素
生理因素:女性随着年龄增长,雌激素水平下降,会影响尿道黏膜和膀胱黏膜的完整性及功能,增加OAB发生风险;盆底肌功能异常,如盆底肌松弛等也可能与OAB相关。
生活方式因素:大量饮水、摄入咖啡因或酒精等,可刺激膀胱,诱发OAB症状。例如,每天饮用较多含咖啡因的咖啡后,排尿频率可能增加。
其他因素:一些病史如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多发性硬化等)可能影响膀胱的神经调控,从而导致OAB;盆腔手术史等也可能对膀胱功能产生影响。
四、诊断方法
症状评估:详细询问患者尿急、尿频、夜尿等症状的发生频率、严重程度等情况。
尿流动力学检查:通过测定膀胱内压力等指标,评估膀胱的储尿和排尿功能,有助于明确是否存在膀胱过度活跃的情况。
尿常规检查:排除尿路感染等其他可能导致类似症状的疾病,尿常规可检测尿液中白细胞、红细胞等指标。
五、非药物干预措施
膀胱训练: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例如开始时每1-2小时排尿一次,然后逐渐延长至每2-3小时排尿一次,通过训练增强膀胱的储尿能力。
盆底肌训练:进行凯格尔运动,即有意识地对盆底肌进行收缩和放松训练,每次收缩持续3-5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每天进行3-4组。这种训练有助于增强盆底肌力量,改善膀胱控制功能,尤其适用于盆底肌松弛相关的OAB女性患者。
饮食调整:减少咖啡因、酒精和辛辣食物的摄入,避免在傍晚后大量饮水等。例如,下午4点后尽量少喝水,并且避免饮用咖啡、可乐等含咖啡因的饮料。
六、药物治疗(仅列药物名称)
M受体拮抗剂:如托特罗定等,通过阻断膀胱平滑肌上的M受体,抑制逼尿肌过度收缩,从而缓解尿急、尿频等症状。但药物的具体使用需在医生评估后进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权衡利弊。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老年女性:老年女性雌激素水平更低,盆底肌功能进一步衰退,在进行盆底肌训练时要注意适度,避免过度疲劳。同时,由于老年女性可能合并其他慢性疾病,在选择药物治疗时要更加谨慎,需充分评估药物与其他疾病治疗药物的相互作用。
孕期及哺乳期女性:孕期及哺乳期女性使用药物需非常谨慎,非药物干预是首要考虑的方式,如膀胱训练、盆底肌训练等。如果必须使用药物,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某些药物可能通过胎盘或乳汁影响胎儿或婴儿健康。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