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阻滞怎么回事问
心电图阻滞怎么回事
-
心电图阻滞是心脏电传导系统中某部分对激动传导速度减慢或不能传导的现象,分为窦房阻滞、房内阻滞、房室阻滞和室内阻滞等,不同类型阻滞有不同发生机制与相关因素,诊断靠心电图检查,发现后需结合临床等明确病因并采取相应治疗措施,儿童患者需更谨慎评估及制定个体化诊疗方案。
一、窦房阻滞
1.发生机制:窦房结产生的冲动,部分或全部不能到达心房,引起心房和心室停搏。
2.相关因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急性心肌梗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等可能导致窦房阻滞。例如,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可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窦房结功能受损出现窦房阻滞。
二、房内阻滞
1.发生机制:心房内传导延迟或中断,分为不完全性和完全性房内阻滞。不完全性房内阻滞常见的是心房内传导阻滞,如P波增宽伴切迹等;完全性房内阻滞又称心房分离,极少见,表现为两个独立的起搏点,分别控制心房和心室。
2.相关因素: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心肌病等可能引起房内阻滞。高血压性心脏病时,心房肌肥厚、纤维化可导致房内传导障碍。
三、房室阻滞
1.发生机制:房室交界区脱离了生理不应期后,心房冲动传导延迟或不能传导至心室。可分为一度、二度和三度房室阻滞。一度房室阻滞是PR间期延长,但每个心房冲动都能传导至心室;二度房室阻滞又分为Ⅰ型(文氏型)和Ⅱ型,文氏型表现为PR间期逐渐延长,直至QRS波群脱落,Ⅱ型表现为PR间期固定,部分P波后无QRS波群;三度房室阻滞是房室传导完全中断,心房和心室分别由两个不同的起搏点控制。
2.相关因素:
一度房室阻滞:可见于正常人或运动员,与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有关;也可见于病理性情况,如冠心病、心肌炎、心肌病等。
二度及三度房室阻滞:常见病因有急性心肌梗死、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病、先天性心脏病、传导系统退行性变等。例如,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时,房室阻滞的发生率较高,多与房室结缺血有关;病毒性心肌炎时,炎症可累及房室传导系统导致房室阻滞。
四、室内阻滞
1.发生机制:希氏束分叉以下部位的传导阻滞,包括左束支阻滞、右束支阻滞及左束支分支阻滞等。右束支阻滞时,心室除极延迟开始于右室;左束支阻滞时,左室除极顺序发生改变。
2.相关因素:
右束支阻滞:可见于正常人,也可见于冠心病、心肌梗死、肺源性心脏病、心肌病等。例如,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由于右心负荷增加,易出现右束支阻滞。
左束支阻滞:多见于器质性心脏病患者,如冠心病、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肌病等。冠心病患者发生左束支阻滞往往提示病变较广泛,心肌损害较重。
心电图阻滞的诊断主要依靠心电图检查,不同类型的阻滞有其特定的心电图表现。对于发现心电图阻滞的患者,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病史等进一步明确病因,然后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无症状的一度房室阻滞、单侧束支阻滞等,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随访;而有症状的房室阻滞、严重的室内阻滞等可能需要安装心脏起搏器等治疗。对于儿童患者,心电图阻滞的病因可能与先天性心脏结构异常、心肌炎等有关,需要更加谨慎地评估,因为儿童的心脏功能和代偿能力与成人不同,任何心脏传导异常都可能对其生长发育和心功能产生影响,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诊疗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