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脑瘫早期的症状是什么问
小儿脑瘫早期的症状是什么
-
小儿脑瘫早期有多种表现,包括运动发育落后及姿势异常(3个月不能抬头、4-5个月不能主动抓物,有角弓反张等异常姿势)、肌张力异常(肌张力增高致肌肉僵硬、肌张力减低致肌肉松软)、反射异常(原始反射延迟消失、立直及平衡反射延迟或不出现)、喂养困难(吸吮无力、吞咽不协调、易呛咳)、异常哭闹(持续时间长、不易安抚),这些表现与患儿神经发育异常、大脑运动中枢受损等有关,高危因素小儿需重点关注。
肌张力异常
肌张力增高:患儿肌肉紧张度比正常儿高,触摸肌肉时有僵硬感。例如检查时被动活动患儿肢体,感觉阻力较大。这是由于大脑对肌肉的调控异常,使得肌肉持续处于收缩状态。对于不同年龄段的小儿,肌张力增高的表现程度不同,新生儿期可能表现为拥抱反射增强等,随着年龄增长,可出现肢体僵硬、活动受限等情况。
肌张力减低:部分脑瘫患儿早期可出现肌张力减低,表现为肌肉松软,关节活动范围增大,像仰卧位时四肢处于外展外旋位,头不能竖稳等。这是因为大脑病变影响了对肌肉张力的正常调节,使得肌肉不能维持正常的紧张度,这种情况在早产儿、有窒息史等高危因素的小儿中更易出现,因为他们的神经系统发育相对不成熟,更容易受到损伤影响肌张力。
反射异常
原始反射延迟消失:正常小儿出生时存在一些原始反射,如握持反射、拥抱反射等,这些反射会在出生后3-6个月逐渐消失。而脑瘫患儿原始反射可能延迟消失,例如握持反射在4个月后仍不消失,拥抱反射持续时间过长等。这是因为大脑对原始反射的抑制功能发育不完善,导致原始反射持续存在,干扰了正常运动反射的发育。不同日龄的小儿原始反射消失时间有一定的正常范围,脑瘫患儿由于神经发育异常,原始反射消失时间偏离正常范围。
立直反射及平衡反射延迟出现或不出现:立直反射如颈立直反射、躯干立直反射等,平衡反射如坐位平衡反射、站位平衡反射等,正常小儿在相应月龄会出现这些反射。脑瘫患儿可能延迟出现或不出现这些反射,例如6个月还不能出现颈立直反射,1岁还不能出现站位平衡反射等。这是因为大脑的平衡和姿势调节功能受损,影响了立直反射和平衡反射的发育,这与患儿的年龄密切相关,不同年龄阶段正常小儿应出现的反射不同,脑瘫患儿在对应年龄未出现相应反射则提示可能存在问题。
喂养困难
小儿脑瘫早期常出现喂养困难,表现为吸吮无力、吞咽不协调,吃奶时容易呛咳。这是由于口腔、咽喉部肌肉运动控制障碍,导致吸吮和吞咽功能异常。对于婴儿来说,喂养困难会影响营养摄入,进而影响生长发育,特别是对于新生儿和小婴儿,喂养困难可能是脑瘫早期较易被发现的症状之一,与患儿的口腔肌肉发育和神经对吞咽反射的控制有关,有早产、低出生体重等高危因素的小儿更需关注喂养情况,因为他们的神经系统发育更易受影响导致喂养困难。
异常哭闹
部分脑瘫患儿早期会出现异常哭闹,表现为哭闹持续时间长、不易安抚。这可能与身体不适有关,由于肌肉张力异常或运动功能障碍导致身体不舒服,从而通过哭闹表达。不同年龄段的小儿哭闹原因不同,脑瘫患儿的异常哭闹与正常小儿因饥饿、尿布湿等原因引起的哭闹不同,其哭闹往往难以用常规的舒适措施缓解,需要引起家长的重视,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是否存在脑瘫可能。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