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衰有哪些典型体征问
心衰有哪些典型体征
-
心衰相关体征包括视诊的呼吸频率增快、端坐呼吸;触诊的脉搏短绌、外周动脉搏动减弱、肝大伴压痛;叩诊的心界扩大、肺底湿性啰音;听诊的心率增快、奔马律、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不同年龄人群各体征表现有差异。
一、视诊相关体征
(一)呼吸频率增快
一般来说,心衰患者静息状态下呼吸频率可能超过20次/分钟。这是因为心衰时心脏泵血功能下降,机体为了获取更多氧气,会通过加快呼吸频率来代偿,年龄较小的儿童可能表现为呼吸急促更为明显,新生儿正常呼吸频率约为30-40次/分钟,心衰时会显著增快。
(二)端坐呼吸
患者不能平卧,被迫采取端坐位或半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这是由于平卧时回心血量增加,加重肺淤血,从而使呼吸困难加重,不同年龄人群表现类似,但儿童可能因不会表达而更易烦躁不安,需家长密切观察其体位变化。
二、触诊相关体征
(一)脉搏异常
1.脉搏短绌:在心衰伴有心房颤动时可出现,表现为脉率少于心率,这是因为心房颤动时心房收缩不协调,心室收缩不规则,导致脉搏强弱不等、节律不齐且脉率低于心率,各个年龄段心衰患者若合并心房颤动均可能出现。
2.外周动脉搏动减弱:心衰时心输出量减少,外周动脉充盈不足,触诊时可发现外周动脉搏动减弱,老年人血管弹性差可能更易出现这种情况,儿童心衰时也可能表现为外周脉搏较微弱。
(二)肝大伴压痛
右心衰竭时可出现肝大,用手触诊肝脏时可感觉到肝脏肿大,且有压痛。这是因为右心衰竭导致体循环淤血,肝脏淤血肿大,不同年龄人群肝脏触诊表现类似,但儿童肝脏相对柔软,触诊时需注意力度,老年人肝脏本身可能有一定萎缩,心衰时肝大可能更易被发现异常。
三、叩诊相关体征
(一)心界扩大
通过心脏叩诊可发现心界扩大,这是由于心脏增大所致。左心衰竭时左心室增大,心界向左下扩大;右心衰竭时右心室增大,心界向左右两侧扩大,不同年龄人群心界扩大表现有所不同,儿童心脏相对较小,心界扩大可能更易通过叩诊发现异常变化。
(二)肺底湿性啰音
肺淤血时,叩诊肺部可在肺底闻及湿性啰音。这是因为肺淤血导致肺泡内有渗出液,听诊时可听到湿啰音,不同年龄人群均可出现,但儿童肺部相对娇嫩,啰音特点可能与成人有所差异,如儿童啰音可能更细、分布范围相对局限等。
四、听诊相关体征
(一)心率增快
心衰患者常出现心率增快,这是机体的一种代偿机制,但如果心率过快会加重心肌耗氧,进一步加重心衰。不同年龄人群心率正常范围不同,新生儿心率约120-140次/分钟,儿童随年龄增长逐渐减慢,心衰时均会出现心率超过相应年龄段正常范围的情况。
(二)奔马律
听诊时可闻及奔马律,分为舒张早期奔马律和舒张晚期奔马律,以舒张早期奔马律常见,是由于心室舒张期负荷过重,心室壁顺应性减退,在舒张早期心房血液快速注入心室时,引起已过度充盈的心室壁产生振动所致。各个年龄段心衰患者均可出现奔马律,但儿童听诊奔马律相对较难,需要经验丰富的医生仔细听诊才能发现。
(三)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
左心衰竭时,肺循环淤血,肺动脉压力增高,导致肺动脉瓣区第二心音亢进,不同年龄人群均可能出现该体征,老年人血管弹性减退,肺动脉压力变化可能更易通过第二心音亢进体现出来。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