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下颌骨脱位如何治疗

下颌骨脱位如何治疗

2025年10月15日 14:00:57
病情描述:

下颌骨脱位如何治疗

医生回答(1)
  • 范李
    范李主治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向他提问

    下颌骨脱位治疗包括手法复位(口内法适用于一般成人及儿童,口外法用于特殊情况)、固定(单颌绷带固定适用于短时间轻症,颅颌绷带固定用于脱位久不稳定者)、康复治疗(早期小范围、后期加大范围功能锻炼),儿童患者复位轻柔、固定时间短且要防影响发育,老年患者注意固定力度时间、康复循序渐进及综合考虑合并疾病。

    一、手法复位

    1.口内法复位

    适用人群:一般成人多采用口内法复位,儿童也可尝试,但要注意操作轻柔。

    操作要点:患者端坐,头部靠在墙壁或椅背上,下颌牙咬合面低于术者两肘关节连线。术者双手拇指缠以纱布伸入患者口内,放在下颌磨牙咬合面上,其余手指握住下颌体部下缘。复位时拇指压下颌骨向下,其余手指将颏部缓慢上推,当髁突移到关节结节水平以下时,再将下颌骨向后推动,此时髁突即可滑入关节窝而得复位。在即将复位时,术者拇指应迅速滑向颊侧口腔前庭,以避免被咬伤。

    2.口外法复位

    适用人群:某些特殊情况的下颌骨脱位,如年老体弱或有某些口腔疾病不适合口内法操作的患者。

    操作要点:患者体位同上,术者站在患者前方,双手拇指放在患者两侧突出于颧弓下方的髁突前缘,即下颌角前方,其余四指握住下颌体。然后双手拇指用力将髁突向下后方按压,同时其余手指将颏部向上、向前推动,使髁突复位。

    二、固定

    1.单颌绷带固定

    适用情况:复位后的简单固定,适用于脱位时间较短、症状较轻的患者。

    操作方法:用四头带或单颌牙弓夹板,将上、下颌单颌固定在一起,限制下颌的活动。一般固定2-3周,使被牵拉受损的韧带、关节囊等组织得以修复。

    2.颅颌绷带固定

    适用人群:对于脱位时间较长、复位后不稳定的患者。

    操作方法:用绷带从头顶经过患侧耳前上方,绕下颌部至对侧耳前上方,再经过头顶回到起始处,反复缠绕,使下颌被固定在向上、向后的位置,限制下颌的活动,固定时间一般为2-3周。

    三、康复治疗

    1.功能锻炼

    早期锻炼:复位固定后即可开始简单的开闭口等小范围的功能锻炼,以促进下颌关节功能的恢复,防止肌肉萎缩和关节僵硬。但要注意锻炼幅度不宜过大,避免再次脱位。

    后期锻炼:固定拆除后,逐渐加大下颌关节的活动范围锻炼,可进行张闭口、侧方运动等锻炼,通过主动锻炼增强咀嚼肌的力量和下颌关节的灵活性。一般需要持续锻炼数周,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而定。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下颌骨脱位

    注意事项:儿童下颌骨脱位多因大张口等原因引起,由于儿童的关节囊、韧带相对较松弛,复位相对容易,但操作时更要轻柔。固定时间相对成人可适当缩短,因为儿童组织修复能力较强。在固定期间要密切观察儿童的咬合情况和下颌活动情况,避免因固定不当影响儿童下颌骨的正常发育。同时,要向儿童及家长宣教避免大张口等可能导致脱位的行为。

    2.老年患者下颌骨脱位

    注意事项:老年患者往往伴有骨质疏松等情况,下颌骨脱位复位后固定时要注意固定的力度和时间,避免过度固定导致局部不适或影响血液循环。在康复锻炼时要循序渐进,因为老年患者的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恢复相对较慢,要根据患者的耐受程度调整锻炼计划。同时,要关注老年患者是否合并其他系统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等,在治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避免因治疗操作等引起其他系统的不良影响。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