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多发性子宫肌瘤

多发性子宫肌瘤

2025年10月15日 21:22:43
病情描述:

多发性子宫肌瘤

医生回答(1)
  • 何耀娟
    何耀娟主任医师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向他提问

    多发性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常见良性肿瘤,发病与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病史相关,有月经改变、腹部包块等表现,可通过妇科检查、超声检查等诊断,治疗有观察等待、药物、手术等方式,不同特殊人群有相应注意事项。

    一、多发性子宫肌瘤的定义

    多发性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子宫平滑肌细胞及少量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形成,子宫内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肌瘤。

    二、发病相关因素

    1.年龄:多见于30-50岁育龄女性,青春期前少见,绝经后肌瘤多萎缩或消退,可能与女性激素相关,育龄女性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相对较高,利于肌瘤生长。

    2.性别:仅女性发病,男性无此疾病,因女性生殖系统结构及激素分泌特点决定。

    3.生活方式:

    肥胖:脂肪可代谢为雌激素,肥胖女性体内雌激素水平相对高,增加肌瘤发生风险。

    饮食:长期高雌激素饮食,如过多摄入蜂王浆、雪蛤等含雌激素较高食物,可能促进肌瘤生长。

    4.病史:有家族遗传倾向,若家族中有亲属患子宫肌瘤,个体发病风险可能增加;此外,既往有其他妇科疾病史,如长期无排卵性月经等,也可能与肌瘤发生相关。

    三、临床表现

    1.月经改变:是常见症状,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长期可致贫血,出现乏力、面色苍白等表现。

    2.腹部包块:肌瘤较大时,可于下腹触及质硬、不规则包块。

    3.压迫症状:压迫膀胱可致尿频、尿急,压迫直肠可致便秘、排便困难等。

    4.疼痛:一般无疼痛,当肌瘤红色样变时可出现急性腹痛,伴发热;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时也可出现急性腹痛。

    四、诊断方法

    1.妇科检查:可触及增大子宫,质地硬,表面不规则,有结节状突起。

    2.超声检查:是常用检查方法,能清晰显示肌瘤数目、部位、大小及肌瘤内部回声等,准确率高。

    3.磁共振成像(MRI):对肌瘤诊断价值较高,尤其对于肌瘤个数、大小及与周围组织关系显示更清晰,但价格相对昂贵,一般不作为首选。

    五、治疗方式

    1.观察等待:适用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近绝经年龄患者,每3-6个月复查超声,了解肌瘤变化情况。因为近绝经女性雌激素水平逐渐下降,肌瘤有自行萎缩可能。

    2.药物治疗: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GnRHa):可抑制雌激素水平,使肌瘤缩小,缓解症状,但长期使用可致骨质疏松等不良反应,一般应用不超过6个月。

    米非司酮:抗孕激素药物,可作为术前用药或提前绝经使用,但需注意其对子宫内膜的影响等。

    3.手术治疗:

    肌瘤切除术:适用于有生育要求患者,可经腹、经腹腔镜或经宫腔镜进行,保留子宫。

    子宫切除术:适用于无生育要求、症状严重或药物治疗无效患者,可分为全子宫切除术和次全子宫切除术。

    六、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育龄期有生育要求女性:治疗时需充分考虑生育需求,选择对子宫损伤小的治疗方式,如肌瘤切除术尽量保留子宫结构和功能,以提高受孕机会。在治疗后需遵医嘱监测子宫恢复情况及排卵等,以指导受孕时机。

    2.近绝经女性:观察等待时需密切关注肌瘤变化及月经情况,若出现肌瘤迅速增大或阴道大量出血等异常情况,需及时处理。

    3.合并其他疾病女性:若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等,治疗时需综合考虑,药物选择需避免对原有疾病产生不良影响,手术需评估患者全身状况能否耐受手术。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