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心脏骤停原因

心脏骤停原因

2025年10月15日 11:09:23
病情描述:

心脏骤停原因

医生回答(1)
  • 靳亚非
    靳亚非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心脏骤停原因包括心源性和非心源性因素,心源性有冠心病(西方国家80%心脏骤停由此引起,中老年男性吸烟高脂饮食等加重风险)、心肌病(扩张型致心室扩大收缩减退,肥厚型因诱因致流出道梗阻加重)、心脏瓣膜病(老年高发,影响血流动力学致心脏骤停);非心源性有窒息(气道阻塞致缺氧引发)、严重电解质紊乱(高钾或低钾影响心肌电生理引发)、药物中毒(过量或过敏致心脏骤停)、电击伤(电流干扰心脏电活动引发)、过敏反应(致呼吸困难及心血管问题引发)。

    心源性因素:

    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血管狭窄、阻塞,引起心肌缺血、缺氧,进而可能引发心律失常,如室颤等,是导致心脏骤停的常见原因。大量研究表明,在西方国家,约80%的心脏骤停是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的。对于有冠心病病史的人群,如中老年男性(男性患冠心病的风险相对较高),若长期存在吸烟、高脂饮食等不良生活方式,会进一步加重冠状动脉病变,增加心脏骤停的发生风险。

    心肌病:包括扩张型心肌病、肥厚型心肌病等。扩张型心肌病主要表现为心室扩大和收缩功能减退,肥厚型心肌病则以心室肌肥厚为特征,这些病变都可能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和泵血功能,从而引发心脏骤停。例如,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中,部分可能因剧烈运动等诱因导致流出道梗阻加重,引起心脏骤停。

    心脏瓣膜病:如二尖瓣狭窄、主动脉瓣关闭不全等,瓣膜病变会影响心脏的血流动力学,导致心脏负荷加重,长期可引起心肌结构和功能改变,增加心脏骤停的可能性。老年人群是心脏瓣膜病的高发群体,随着年龄增长,瓣膜出现退行性变,患病风险增加,进而可能引发心脏骤停。

    非心源性因素:

    窒息:各种原因导致的气道阻塞引起窒息,会使机体缺氧,进而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最终导致心脏骤停。例如,溺水时水进入气道造成窒息,或者异物堵塞气道等情况。对于儿童来说,误吸小物件导致气道阻塞是较为常见的窒息原因之一,需要特别注意儿童的护理,避免其接触小颗粒物品。

    严重电解质紊乱:如严重的高钾血症或低钾血症。钾离子对维持心肌的正常电生理活动至关重要,严重高钾血症可导致心肌兴奋性降低、传导阻滞,严重低钾血症则可能引起心律失常,如室性心动过速等,从而引发心脏骤停。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容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因为肾脏对钾离子等电解质的调节功能受损,需要密切监测电解质水平。

    药物中毒:某些药物过量使用或过敏反应可能导致心脏骤停。例如,一些抗心律失常药物使用不当可能诱发更严重的心律失常,又如某些农药中毒也可能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对于服用药物的患者,尤其是患有多种基础疾病需要长期用药的人群,要严格遵循医嘱用药,避免自行增减药量,同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电击伤:雷电击伤或接触高压电等,电流通过人体会干扰心脏的电活动,导致心脏骤停。在户外活动时遇到雷电天气未及时躲避,或者在工作中接触高压电设备防护不当的人群,容易发生电击伤相关的心脏骤停。

    过敏反应:严重的过敏反应可引起喉头水肿、支气管痉挛,导致呼吸困难,同时也可能影响心血管系统,引起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进而导致心脏骤停。有过敏史的人群在接触过敏原时需要格外警惕,如对某些食物、药物或花粉等过敏的人,要了解自己的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