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主要表现是什么问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在不同阶段有不同表现,新生儿及婴儿期可现双侧皮纹及会阴部差异、单侧下肢外观异常、髋关节外展受限等,幼儿期步态异常更明显,儿童期会致更严重问题,新生儿、婴儿、大龄儿童及青少年均需关注相关表现并及时就医。
单侧下肢外观异常:单侧发病时,患侧下肢可能较健侧短缩,这是由于髋关节脱位后,股骨头未能正常发育并占据髋臼位置,导致下肢整体长度受影响。
关节活动异常
髋关节外展受限:检查时可发现患侧髋关节外展幅度明显小于健侧。正常婴儿髋关节外展可达70°-80°左右,而脱位患儿外展往往不能达到这个范围,甚至可能只有20°-30°。这是因为髋关节脱位后,关节结构异常,限制了髋关节的正常外展活动。
弹响或脱位体征:部分患儿在被动活动髋关节时可感觉到弹响,这是由于脱位的股骨头在复位过程中通过异常的关节结构时产生的。另外,还可能出现Ortolani征阳性或Barlow征阳性等体征。Ortolani征阳性表现为将患儿髋关节屈曲、外展时,可感觉到股骨头滑入髋臼的弹响;Barlow征阳性则是在髋关节屈曲、内收时,可感觉到股骨头从髋臼内脱出的弹响。
步态异常(大龄儿童)
跛行:当患儿开始行走后,若患有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可出现跛行步态。患儿行走时患侧下肢不敢负重,呈现一瘸一拐的状态。这是因为髋关节脱位导致下肢负重功能异常,为了减轻疼痛和不适,患儿会采取异常的步态来代偿。
鸭步: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能出现典型的鸭步,即行走时臀部左右摆动明显。这是由于髋关节不稳定,在行走过程中骨盆代偿性摆动以维持身体平衡,从而表现出类似鸭子行走的步态。
不同年龄阶段的表现特点
新生儿及婴儿期:此阶段主要依靠体格检查发现上述皮纹、关节活动等方面的异常。由于婴儿不会主动表达不适,所以需要医护人员通过仔细的体格检查来早期发现先天性髋关节脱位。例如,在新生儿出生后进行常规的髋关节检查是非常必要的,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
幼儿期:除了上述表现外,可能会更明显地出现步态异常等情况。幼儿开始行走后,家长更容易观察到孩子的步态问题,此时应及时带孩子就医检查,因为延误治疗可能会导致髋关节发育进一步不良,影响预后。
儿童期:如果在早期没有得到及时诊断和治疗,儿童期的先天性髋关节脱位可能会导致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更严重的问题,并且可能影响骨骼的正常发育,导致肢体不等长等更为复杂的情况。
特殊人群提示
新生儿:新生儿期是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筛查的关键时期,医护人员应按照规范进行髋关节检查,包括观察皮纹、检查髋关节活动等。家长应配合医护人员的检查,以便早期发现问题。
婴儿:在婴儿期,家长要注意观察婴儿下肢的皮纹、外观以及髋关节活动情况。如果发现双侧皮纹不对称、下肢长短不一或髋关节外展受限等情况,应及时带婴儿到医院就诊,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提高治愈率,减少后期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大龄儿童及青少年:大龄儿童和青少年若出现跛行、鸭步等步态异常,或髋关节疼痛、活动受限等情况,应高度警惕先天性髋关节脱位的可能,及时就医进行详细的影像学检查(如X线等)以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治疗难度可能增加,且预后效果可能不如早期治疗理想。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