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多囊肾隔代遗传吗问
先天性多囊肾隔代遗传吗
-
先天性多囊肾包括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ADPKD)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ARPKD),ADPKD致病基因是PKD1和PKD2基因,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子代有50%概率遗传致病基因发病;ARPKD致病基因是PKHD1基因,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父母双方均为携带者时子代有相应发病、携带、正常概率;有家族史人群建议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健康生活方式很重要,已确诊患者定期监测,孕妇有家族史应做产前基因诊断评估胎儿风险。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是最常见的类型,致病基因主要是PKD1和PKD2基因。其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即患者的子代有50%的概率遗传到致病基因而发病。理论上不存在严格意义上的隔代遗传,因为是显性遗传,只要携带致病基因就会发病,下一代有50%的几率获得致病基因。例如,父母一方患病,其子女有50%的可能性继承突变的基因而发病。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致病基因是PKHD1基因,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即父母双方均为致病基因携带者时,子代有25%的概率发病,50%的概率为携带者,25%的概率正常。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多囊肾也不存在典型的隔代遗传,而是按照孟德尔遗传规律进行传递。
对于有先天性多囊肾家族史的人群,尤其是有相关遗传类型家族史的个体,建议进行遗传咨询和基因检测。比如,家族中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多囊肾患者的家庭,其子女应尽早进行基因检测以明确是否携带致病基因。在生活方式方面,无论是否携带致病基因,都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等,以降低肾脏负担。对于已确诊的患者,要定期监测肾功能等指标,以便早期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对于特殊人群,如孕妇,若家族中有先天性多囊肾病史,应进行产前基因诊断等相关检查,评估胎儿患病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