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胃幽门螺杆菌是什么

胃幽门螺杆菌是什么

2025年10月16日 10:34:14
病情描述:

胃幽门螺杆菌是什么

医生回答(1)
  • 赵磊
    赵磊主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向他提问

    胃幽门螺杆菌是定植于人胃黏膜的革兰氏阴性菌,呈螺旋等形且有鞭毛,能借尿素酶适应胃内酸性环境,通过口-口、粪-口途径传播,可引发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等疾病,儿童、老年人感染需关注,应注意饮食卫生降低感染风险。

    形态特征

    它呈螺旋状或S形、弧形,具有鞭毛,这使得它能够在胃内黏液环境中运动,以利于附着在胃黏膜表面。

    生存环境

    胃内的酸性环境一般不利于大多数细菌生存,但幽门螺杆菌具有独特的尿素酶,能分解尿素产生氨,中和周围环境的酸性,从而营造出适合自身生存的微环境。

    感染途径

    口-口传播:比如共用餐具、水杯,或者接吻等,都可能导致幽门螺杆菌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粪-口传播:幽门螺杆菌可随粪便排出体外,如果污染了水源或食物,健康人接触后可能被感染。

    与疾病的关系

    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起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重要病因。它会持续刺激胃黏膜,导致胃黏膜发生炎症反应,出现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消化性溃疡: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主要致病因素。它破坏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防御机制,使得胃酸和胃蛋白酶对黏膜自身产生消化作用,形成溃疡,患者会有周期性上腹痛等表现。

    胃癌:大量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是胃癌的I类致癌因子。幽门螺杆菌感染会引起慢性炎症,持续的炎症刺激导致胃黏膜上皮细胞发生增殖、变异等,增加了胃癌发生的风险。

    对于儿童群体,由于其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善,且可能存在共用餐具等感染风险,若感染幽门螺杆菌更需关注,因为长期感染可能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等;对于老年人,本身胃肠功能有所减退,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加重胃肠功能紊乱等问题。在生活方式方面,共餐制等生活方式容易导致幽门螺杆菌传播,应注意饮食卫生,如实行分餐制、使用公筷公勺、避免口对口喂食等,以降低幽门螺杆菌感染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