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艾灸能治胃病吗

艾灸能治胃病吗

2025年10月16日 13:39:09
病情描述:

艾灸能治胃病吗

医生回答(1)
  • 梁俊雄
    梁俊雄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向他提问

    艾灸对胃病有辅助作用,可温通经络等,通过温热刺激调节胃肠神经和血液循环缓解症状但不能替代正规治疗。常用足三里、梁丘等穴位,温和灸每次15-20分钟。虚寒型胃病适用艾灸,胃热炽盛型不宜。孕妇、糖尿病患者、皮肤破损处有不同注意事项。

    艾灸用于胃病的具体穴位及操作要点

    常用穴位

    足三里: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艾灸足三里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胃病有较好的调理作用,能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艾灸足三里时要注意艾条距离皮肤的距离不宜过近,避免烫伤,因为儿童皮肤较为娇嫩;成年人艾灸足三里时艾条距离皮肤约2-3厘米,以局部有温热感但无灼痛为宜。

    梁丘:梁丘是足阳明胃经的郄穴,位于大腿前侧,髌底上2寸,股外侧肌与股直肌肌腱之间。艾灸梁丘对于急性胃痛等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在操作时同样要根据不同年龄调整距离,老年人皮肤感觉相对迟钝,艾灸时要密切关注皮肤颜色等情况,防止烫伤。

    操作方法:一般采用温和灸的方法,将艾条点燃后,对准所选穴位,保持一定距离进行熏烤,每次艾灸15-20分钟左右,以局部皮肤出现红晕但不灼伤为度。

    不同类型胃病艾灸的适用性及注意事项

    虚寒型胃病:对于脾胃虚寒引起的胃病,如胃痛隐隐、喜温喜按、空腹时疼痛加重、进食后缓解等情况,艾灸较为适用,通过艾灸温阳散寒,能明显改善症状。但如果是胃热炽盛型胃病,表现为胃痛拒按、口干口苦、嘈杂似饥、大便干结等,艾灸则不太适宜,因为艾灸的温热性质可能会加重胃热的症状。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孕妇:孕妇要谨慎艾灸,尤其是腹部周围的穴位,如中脘、足三里等,因为艾灸可能会引起子宫收缩,对胎儿造成影响。一般来说,孕妇的腰骶部、腹部穴位应避免艾灸。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由于皮肤感觉可能出现异常,在艾灸时要特别注意控制艾条与皮肤的距离和艾灸时间,防止因为感觉不灵敏而被烫伤,一旦烫伤,糖尿病患者伤口愈合相对困难,容易引发感染等并发症。

    皮肤破损处:如果胃部对应的皮肤有破损、溃疡等情况,不宜在该部位进行艾灸,防止加重皮肤损伤和引起感染等问题。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