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样体肥大手术什么时候做?问
腺样体肥大手术什么时候做?
-
腺样体手术适应证包括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经保守无效、分泌性中耳炎保守无效、慢性鼻窦炎保守效果差,婴幼儿一般先尝试保守治疗,3岁以上患儿症状持续影响生活质量且保守无效可考虑手术,存在基础疾病患儿需充分评估全身状况并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
一、手术适应证评估
1.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相关情况:当腺样体肥大导致患儿夜间睡眠打鼾、呼吸暂停、白天嗜睡等,经多导睡眠监测等检查评估存在中重度OSAHS,且保守治疗(如鼻用糖皮质激素等)效果不佳时,需考虑手术。例如,研究表明中重度OSAHS患儿经规范保守治疗3-6个月无效后,手术干预可显著改善睡眠呼吸状况及生活质量。
2.分泌性中耳炎相关情况:腺样体肥大引发反复分泌性中耳炎,经保守治疗(如鼓膜穿刺、咽鼓管吹张等)无效,出现听力下降等情况时,应考虑手术。临床数据显示,腺样体切除可有效改善此类患儿的中耳通气引流,提高听力。
3.慢性鼻窦炎相关情况:腺样体肥大导致慢性鼻窦炎反复发作,经规范药物治疗(如鼻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效果差时,需考虑手术。腺样体作为鼻窦引流通道的重要结构,其肥大可影响鼻窦引流,手术切除有助于改善鼻窦炎症状态。
二、不同年龄阶段的手术时机考量
1.婴幼儿期:一般先尝试保守治疗,因部分婴幼儿腺样体可能随年龄增长自行萎缩。例如,1岁以内患儿若无严重呼吸窘迫等紧急情况,优先采用药物缓解症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3岁以上儿童:若腺样体肥大导致的临床症状持续存在且已影响生活质量(如长期张口呼吸影响面容发育、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等),经评估保守治疗无效后,可考虑手术。3岁后腺样体逐渐发育达高峰,之后有萎缩趋势,但若症状明显则需及时干预。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存在基础疾病的患儿(如先天性心脏病、免疫功能低下等),手术前需充分评估全身状况,确保手术风险可控。例如,合并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需在心内科等多学科评估后,权衡手术利弊再决定是否手术;免疫功能低下患儿,需谨慎评估感染风险,术后加强感染预防措施。同时,要优先考虑非药物干预手段,避免低龄儿童因不必要的手术承受额外风险。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