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中医怎样治疗胃食管反流

中医怎样治疗胃食管反流

2025年10月16日 15:01:02
病情描述:

中医怎样治疗胃食管反流

医生回答(1)
  • 王春勇
    王春勇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向他提问

    胃食管反流中医依证型辨证施治,肝胃不和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脾胃虚弱用四君子汤合半夏泻心汤等;针灸推拿选内关等穴位针刺、顺时针摩揉胃脘及按揉穴位;食疗有山药薏米粥适合脾胃虚弱型、南瓜粥可保护胃黏膜,需避免辛辣油腻等;儿童优先非药物干预,老年人用药考量肝肾功能且针灸推拿手法轻柔,妊娠期女性优先非药物调整且用药需医生严格评估。

    一、中药辨证论治

    中医依据胃食管反流的不同证型实施辨证施治。若属肝胃不和证,症见胃脘及胸胁胀满疼痛、嗳气频繁等,常以柴胡疏肝散加减,方中柴胡、枳壳可疏肝理气,芍药、甘草能缓急止痛;若为脾胃虚弱证,可见胃脘隐痛、食后胀满、神疲乏力等,多以四君子汤合半夏泻心汤为主,四君子汤可健脾益气,半夏泻心汤能调和寒热、消痞散结,均需依患者具体症状、舌象、脉象精准辨证用药。

    二、针灸推拿疗法

    1.针刺穴位:选取内关、足三里、中脘、公孙等穴位。内关可宁心安神、理气止痛;足三里能健脾和胃、调理气机;中脘为胃之募穴,可和胃健脾;公孙与冲脉相通,能调节脾胃气机。针刺时遵循中医穴位针刺规范,依患者体质等调整针刺手法。

    2.推拿按摩:患者取仰卧位,操作者用手掌顺时针摩揉胃脘部,时长约5-10分钟,可促进脾胃运化;按揉足三里、内关等穴位,每穴约1-2分钟,以产生酸麻胀等得气感为佳,能调节脾胃功能,缓解反流症状。

    三、食疗调理

    1.山药薏米粥:山药健脾益胃,薏米健脾祛湿,将山药、薏米洗净后煮粥,适合脾胃虚弱型胃食管反流患者,可每日食用1-2次,利于改善脾胃功能,减轻反流不适。

    2.南瓜粥:南瓜富含果胶,可保护胃黏膜,煮粥食用易消化,对各类证型的胃食管反流患者均有一定调理作用,日常饮食可适当辅助。需注意避免食用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以防加重反流症状。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患者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如调整喂养方式,少量多餐,避免餐后立即平卧等。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用药需考量肝肾功能耐受情况,针灸推拿时手法宜轻柔,避免过度刺激。妊娠期女性治疗需特别谨慎,优先选择非药物的生活方式调整,如抬高床头、避免睡前进食等,若需用药应在医生严格评估下进行,因药物可能影响胎儿。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