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24小时蛋白定量方法问
尿24小时蛋白定量方法
-
尿24小时蛋白定量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准备阶段需用清洁干燥带盖塑料容器并告知患者留取方法注意事项;收集过程要准确计时完整收集,婴幼儿需特殊处理;保存送检时要加防腐剂并尽快送检,不能及时送检可冰箱保存但不超24小时,此方法可准确获取蛋白排泄量为肾疾诊断等提供依据,要考虑个体差异确保结果可靠。
准备阶段
容器准备:使用清洁、干燥的带盖塑料容器,容量通常为3000-4000ml左右,这样能满足24小时尿液收集的需求。
告知患者:向患者详细说明留取尿液的目的、方法和注意事项,以取得患者的配合。例如,告知患者从某一具体时间点开始,将尿液全部收集到容器中,直至次日同一时间点结束。
收集过程
准确计时:记录开始收集尿液的准确时间,从此时开始,患者将每次排出的尿液都放入事先准备好的容器中。
完整收集:在24小时内,患者的所有尿液都要收集到该容器中,包括白天和夜间的尿液。对于婴幼儿患者,需要特别注意收集容器的妥善放置,避免尿液溢出。由于婴幼儿排尿次数多且量相对较少,可能需要使用专门的婴儿尿收集装置,并密切观察防止尿液遗漏。
保存与送检
添加防腐剂:如果需要检测24小时尿蛋白定量,通常需要在容器中加入适量的防腐剂,如甲苯。甲苯的加入量一般为每100ml尿液加入0.5ml甲苯,其作用是防止尿液变质,保持尿液中成分的稳定。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尿液量相对较少,需要根据实际收集的尿液量准确计算防腐剂的添加量,以确保防腐效果。
及时送检:收集完24小时尿液后,应尽快将容器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一般要求在2小时内送检,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如果不能及时送检,需要将容器放置在4℃左右的冰箱中保存,但保存时间也不宜超过24小时。对于特殊情况的患者,如患有肾脏疾病且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更要注意尽快送检,以便医生能及时根据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通过以上规范的尿24小时蛋白定量方法,可以准确获取患者尿液中蛋白质的排泄量,为肾脏疾病的诊断、病情评估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在整个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不同患者的个体差异,如年龄、性别、生活方式等因素对尿液收集和检测结果的影响,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