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治疗脾虚的中草药有哪些

治疗脾虚的中草药有哪些

2025年10月16日 13:03:43
病情描述:

治疗脾虚的中草药有哪些

医生回答(1)
  • 朱欣佚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向他提问

    人参、白术、茯苓、党参、黄芪均有健脾等功效,人参可调节免疫等但实证热证正气不虚者忌服儿童使用需谨慎;白术能健脾益气等但阴虚内热等慎用儿童使用遵医嘱;茯苓能利水渗湿等但阴虚无湿热等慎服儿童需辨证后用;党参能健脾益肺等但实证热证正气不虚者不宜单独大量用儿童需辨证决定;黄芪能补气升阳等但表实邪盛等忌服儿童需评估后谨慎应用。

    一、人参

    人参为五加科植物人参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大补元气、补脾益肺等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人参能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改善能量代谢等,对脾虚引起的倦怠乏力、食少便溏等有一定改善作用,相关研究显示其可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等途径发挥健脾效应。一般人群均可考虑使用,但对于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忌服,儿童使用需谨慎,应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评估后再决定是否应用。

    二、白术

    白术为菊科植物白术的干燥根茎,有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等功效。临床研究发现,白术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促进胃肠蠕动等,常用于治疗脾虚导致的食少腹胀、泄泻等。对于脾虚湿困的人群较为适宜,但阴虚内热、津液亏耗者慎用,儿童使用时需根据具体病情及个体情况,由医生判断是否适用及确定合适的使用方式等。

    三、茯苓

    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等作用。药理研究显示茯苓能调节胃肠功能、增强机体免疫力,对脾虚引起的水肿、痰饮、脾虚泄泻等有改善作用。一般人群可用于健脾相关调理,但阴虚而无湿热、虚寒滑精、气虚下陷者慎服,儿童使用时应遵循中医辨证后在医生指导下合理应用。

    四、党参

    党参为桔梗科植物党参、素花党参或川党参的干燥根,有健脾益肺、养血生津之功。现代药理学证实党参能增强机体抵抗力、调节胃肠运动,可改善脾虚引起的倦怠、食欲不振等表现。一般人群适用,但实证、热证而正气不虚者不宜单独大量使用,儿童使用需在医生辨证指导下,结合具体病情来决定是否选用及用量等。

    五、黄芪

    黄芪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健脾补中等功效。研究表明黄芪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保护脾胃黏膜等,对脾虚所致的倦怠乏力、脏器下垂等有一定调理作用。但表实邪盛、气滞湿阻、食积内停、阴虚阳亢者忌服,儿童使用时需经医生评估后谨慎应用。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