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宝宝拉肚子推拿的方法

宝宝拉肚子推拿的方法

2025年10月16日 21:35:49
病情描述:

宝宝拉肚子推拿的方法

医生回答(1)
  • 孔维萍
    孔维萍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向他提问

    小儿腹泻可通过清脾胃经(推脾经胃经健脾和胃消食化积)、揉板门(揉大鱼际平面健脾和胃消食化滞)、摩腹(顺时针摩腹调脾胃气机促蠕动)、揉脐(揉肚脐温阳散寒补益气血)、推上七节骨(推七节骨温阳止泻)、揉龟尾(揉龟尾通调督脉之气调理大肠)来改善,操作时手法需轻柔适中,注意环境温度,若腹泻严重伴高热等症状及时就医,特殊病史宝宝需谨慎并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推拿。

    一、清脾胃经

    1.脾经定位:宝宝大拇指桡侧缘(指尖至指根方向)。

    2.胃经定位:宝宝大拇指外侧缘(指尖至指根方向)。

    3.操作方法:用拇指分别从宝宝拇指指尖向指根直推脾经、胃经,各推100-300次,可起到健脾和胃、消食化积的作用,有助于改善拉肚子导致的脾胃功能失调。

    二、揉板门

    1.定位:宝宝大鱼际平面。

    2.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揉宝宝大鱼际平面的板门穴,揉100-200次,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对因消化不良引起的拉肚子有调理作用。

    三、摩腹

    1.定位:以宝宝肚脐为中心。

    2.操作方法:用手掌掌面顺时针摩宝宝腹部,持续5-10分钟,通过顺时针摩腹可调理脾胃气机,促进胃肠蠕动,缓解拉肚子症状。

    四、揉脐

    1.定位:宝宝肚脐部位。

    2.操作方法:用拇指或中指指腹揉宝宝肚脐,揉100-200次,具有温阳散寒、补益气血的功效,能辅助改善拉肚子情况。

    五、推上七节骨

    1.定位:宝宝腰骶部,从下往上数的七节骨部位(尾椎骨向上至命门穴成一直线)。

    2.操作方法:用拇指桡侧面或食、中指指腹从宝宝尾椎骨向上推至命门穴方向,推100-300次,可温阳止泻,针对虚寒型拉肚子有一定调理作用。

    六、揉龟尾

    1.定位:宝宝尾椎骨端。

    2.操作方法:用拇指指腹揉宝宝尾椎骨端的龟尾穴,揉100-200次,能通调督脉之气、调理大肠,对拉肚子有改善作用。

    温馨提示:推拿操作时需注意手法轻柔,力度适中,根据宝宝的耐受程度调整。若宝宝拉肚子情况严重,如伴有高热、精神萎靡、频繁呕吐等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同时要注意操作环境温度适宜,防止宝宝着凉,且该推拿方法适用于一般的小儿腹泻情况,对于特殊病史(如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等)的宝宝需谨慎操作,建议在专业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推拿干预。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