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拔火罐的作用

拔火罐的作用

2025年10月16日 13:05:30
病情描述:

拔火罐的作用

医生回答(1)
  • 闵存云
    闵存云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向他提问

    拔火罐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紧张与疼痛、祛湿散寒,儿童因皮肤娇嫩等应避免使用,孕妇腹部腰骶部不宜拔罐,老年人拔罐要严控时间和负压强度,有出血倾向疾病等特殊疾病人群严禁拔罐。

    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拔火罐通过罐内负压使局部皮肤及皮下组织充血,促使血管扩张,增加局部血流量。研究显示,拔罐后局部组织的血氧供应得以提升,能加速代谢废物的清除,例如对因血液循环不畅导致的局部麻木等症状有一定改善作用,其机制主要是通过物理刺激引发血管反应,调节血流动力学。

    二、缓解肌肉紧张与疼痛

    1.缓解肌肉紧张:罐内负压对皮肤、神经末梢产生刺激,可调节肌肉的紧张状态。对于长期保持不良姿势或过度劳累引起的颈肩、腰背等部位肌肉紧张,拔火罐能起到一定的松解作用,临床观察发现其可降低肌肉的紧张度,恢复肌肉的正常生理状态。

    2.减轻疼痛:针对肌肉劳损、风湿痹痛等引发的疼痛,拔火罐有一定缓解效果。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促进局部炎症物质的代谢有关,通过改善局部的微循环,减少炎症因子的堆积,从而减轻疼痛感觉。

    三、祛湿散寒

    1.中医理论角度:中医认为湿气、寒气入侵人体会导致诸多不适,拔火罐借助热力和负压作用,能够帮助排出体内寒湿之邪。例如对于因寒湿困脾出现的肢体沉重、腹胀便溏等症状,通过拔罐可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

    2.现代研究依据:现代研究发现,拔火罐可影响机体的免疫及代谢功能,有助于调节因寒湿因素引发的相关生理功能紊乱,从现代医学角度间接体现其祛湿散寒的作用。

    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皮肤娇嫩、骨骼等组织发育未完全,拔罐可能导致皮肤损伤且难以准确把控负压程度,易对儿童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故应避免低龄儿童使用拔火罐。

    孕妇:孕妇腹部、腰骶部等部位不宜拔罐,因为拔罐可能刺激相关穴位引发子宫收缩等情况,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需特别注意。

    老年人:老年人皮肤松弛、体质相对较弱,拔罐时要严格控制时间和负压强度,防止出现皮肤破损、头晕等不适反应,应根据其身体耐受程度谨慎操作。

    特殊疾病人群:有出血倾向疾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皮肤破损感染部位等人群严禁拔罐,此类人群拔罐可能加重病情或引发感染扩散等问题,需充分评估健康状况后再决定是否适用拔火罐疗法。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