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咽鼓管有什么用问
什么是咽鼓管有什么用
-
咽鼓管是连通鼓室和鼻咽部的管道,成人全长约35-40毫米,分为骨部和软骨部,其有维持中耳压力平衡、引流及防止逆行感染的作用,如吞咽等动作可助其开放以平衡鼓室与外界气压,能引流中耳分泌物,还可阻挡鼻咽部病原体入中耳,儿童因咽鼓管特点及老人身体机能下降等更易受相关影响。
一、咽鼓管的定义
咽鼓管是连通鼓室和鼻咽部的管道,成人咽鼓管全长约35~40毫米,它分为骨部和软骨部,骨部约占咽鼓管外1/3,软骨部约占内2/3。
二、咽鼓管的作用
(一)维持中耳压力平衡
1.平衡鼓室与外界气压:当人们吞咽、打哈欠、咀嚼等动作时,咽鼓管会开放,使外界空气能进入鼓室,从而维持鼓室内气压与外界大气压的平衡。例如,乘坐飞机时,外界气压快速变化,通过吞咽等动作使咽鼓管开放,可避免因鼓室内外压力差过大导致耳痛、耳鸣甚至鼓膜损伤等情况。对于儿童来说,由于其咽鼓管较成人短、平、宽,更容易出现因上呼吸道感染等导致咽鼓管堵塞,进而引起中耳压力失衡,引发分泌性中耳炎等疾病。
2.调节中耳内压力:正常情况下,咽鼓管不断进行开闭活动,持续调节鼓室内的压力,保证中耳正常的生理功能。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咽鼓管的这一调节功能对中耳的正常状态维持都至关重要。比如在潜水等活动中,咽鼓管的压力调节作用能保护中耳免受损伤。
(二)引流作用
1.排出中耳分泌物:中耳内产生的少量分泌物可以通过咽鼓管向鼻咽部引流,然后经口咽部咳出或咽下。这种引流作用有助于保持中耳的清洁,防止分泌物积聚引发感染等问题。对于患有中耳炎症的患者,分泌物增多,若咽鼓管引流不畅,会加重炎症反应。儿童的咽鼓管引流功能相对较弱,在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时,更容易出现中耳分泌物引流障碍,增加中耳感染的风险。
(三)防止逆行感染
1.阻挡鼻咽部病原体进入中耳:咽鼓管的黏膜上皮有纤毛,纤毛的摆动以及咽鼓管的正常生理活动可以阻挡鼻咽部的细菌、病毒等病原体进入中耳。鼻咽部是人体与外界相通的部位,存在大量微生物,咽鼓管的这一屏障作用能有效保护中耳免受感染。例如,当人体免疫力正常时,咽鼓管能较好地发挥阻挡病原体的作用,但在免疫力低下时,如儿童感冒期间,鼻咽部的病原体就容易通过咽鼓管逆行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对于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下降,咽鼓管的功能也可能减退,更易受到鼻咽部病原体的侵袭。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