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在肝性脑病中发生的作用是什么问
氨在肝性脑病中发生的作用是什么
-
氨在肝性脑病中起重要作用,正常氨经肝脏代谢清除,肝功能受损时代谢减弱,其导致肝性脑病机制包括干扰脑内能量代谢、抑制神经递质、影响神经细胞膜,不同年龄、基础病、生活方式等人群受影响有差异。
正常情况下,氨主要在肠道经细菌尿素酶分解产生,小部分来自肾产氨及骨骼肌和心肌产生氨。氨在肝脏通过鸟氨酸循环合成尿素而被清除。当肝功能严重受损时,肝脏对氨的代谢能力减弱。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肝脏发育尚不完善,肝功能不全时更易出现氨代谢紊乱;老年人肝脏功能衰退,也会影响氨的代谢清除。有基础肝病病史的患者,如患有肝硬化等,其肝脏储备功能差,对氨的处理能力进一步下降。
氨导致肝性脑病的机制
干扰脑内能量代谢:氨进入脑内后,与α-酮戊二酸结合生成谷氨酸,同时消耗大量还原型辅酶Ⅰ(NADH),使三羧酸循环受阻,ATP生成减少。此外,谷氨酸与氨结合生成谷氨酰胺,这一过程又消耗大量ATP。对于儿童,脑能量代谢相对脆弱,能量供应不足会严重影响脑的正常功能,导致神经细胞功能障碍;老年人本身脑代谢储备能力下降,氨引起的能量代谢障碍更容易引发神经精神症状。有肝病病史的患者,其脑的能量储备已受基础疾病影响,氨的作用会进一步加重能量代谢失衡。
抑制神经递质:氨可抑制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例如,氨能干扰谷氨酸能和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传导。谷氨酸是脑内重要的兴奋性神经递质,谷氨酰胺的大量生成使脑内谷氨酸减少,影响兴奋传导;GABA是抑制性神经递质,氨可增强GABA能神经传导,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在不同性别方面,目前尚无明确证据表明性别差异会显著影响氨对神经递质的抑制作用,但不同性别的个体对脑功能异常的耐受和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对于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饮酒等不良生活方式会加重肝脏损害,使氨代谢更易出现紊乱,从而加重氨对神经递质的抑制作用及对肝性脑病的影响。
对神经细胞膜的影响:氨能干扰神经细胞膜上的钠-钾-ATP酶活性,影响神经冲动的传导。这会导致神经细胞的电生理活动异常,进而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相关的表现,如意识障碍等。在特殊人群中,儿童的神经细胞膜发育尚未成熟,氨对其影响可能更严重;老年人神经细胞膜功能本身有所减退,氨的作用会进一步破坏膜的功能稳定性;有基础肝病病史且合并其他神经系统基础疾病的患者,氨对神经细胞膜的影响会叠加,使病情更为复杂。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