肌酐偏高是怎么回事问
肌酐偏高是怎么回事
-
血肌酐偏高分生理性与病理性,生理性与肌肉量、剧烈运动相关,病理性涉肾脏疾病、肾灌注不足,老年人因肾脏生理性减退更敏感,女性需依性别范围判,有基础病史者易因相关疾病致肌酐高,发现肌酐偏高需完善尿常规、肾功能全套、肾脏超声等检查明确原因。
一、血肌酐偏高的分类及常见原因
血肌酐分为内生肌酐和外源性肌酐,临床上常检测的是内生肌酐。血肌酐偏高主要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
生理性因素:
1.肌肉量差异:肌肉发达的人群(如运动员),肌肉代谢产生内生肌酐量较多,可致血肌酐轻度偏高,这与性别有关,一般男性肌肉量多于女性,血肌酐正常范围(血清)男性多在53~106μmol/L,女性多在44~97μmol/L。
2.剧烈运动:短时间内剧烈运动可使肌肉组织代谢加快,肌酐生成增多,从而导致血肌酐一过性升高。
病理性因素:
1.肾脏疾病:
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如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等,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改变或肾小球有效滤过面积减少,致使肌酐排出减少,血肌酐升高。例如慢性肾小球肾炎长期进展,会逐渐出现肾功能减退,血肌酐逐步上升。
肾小管功能异常:肾小管病变影响肌酐的重吸收或分泌功能,也可引起血肌酐水平变化,如间质性肾炎早期可能影响肾小管对肌酐的处理。
2.肾灌注不足:心力衰竭患者心输出量减少,导致肾灌注不足,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血肌酐升高;严重脱水(如大量呕吐、腹泻后)使有效血容量减少,同样会引起肾灌注不足,血肌酐升高。
二、不同人群肌酐偏高的特点及考虑因素
老年人:老年人肾脏存在生理性减退,肾功能储备下降,对一些致病因素更敏感,如患有慢性疾病时,更容易因基础病累及肾脏导致肌酐偏高,需结合肾脏超声等检查评估肾脏结构情况。
女性:女性一般肌肉量少于男性,血肌酐正常范围相对较低,在判断肌酐是否偏高时需参考性别对应的正常范围值,避免因肌肉量差异造成误判。
有基础病史者:若患者有糖尿病病史,长期高血糖可损伤肾小球微血管,导致糖尿病肾病,进而出现肌酐偏高;高血压患者长期血压控制不佳,可引起肾小动脉硬化,影响肾功能,使肌酐升高。
三、相关检查及进一步排查
当发现肌酐偏高时,需进一步完善尿常规检查,查看是否有蛋白尿、血尿等;行肾功能全套检查,了解尿素氮等其他肾功能指标情况;进行肾脏超声检查,观察肾脏大小、形态等结构是否异常,以明确肌酐偏高是由肾脏本身疾病还是肾外因素导致。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