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微小病变型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

微小病变型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

2025年10月16日 18:48:27
病情描述:

微小病变型肾小球肾炎临床表现

医生回答(1)
  • 张昱
    张昱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 向他提问

    微小病变型肾小球肾炎有蛋白尿、水肿、低蛋白血症、高脂血症、高血压、肾功能损害等表现,大量蛋白尿因滤过膜受损致尿蛋白定量超3.5g/d,水肿因低蛋白血症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低蛋白血症影响生长发育等,高脂血症增血栓风险,部分成人有高血压,多数患者肾功能正常但早期或重时可有一过性损害。

    水肿

    发生机制:主要与大量蛋白尿导致低蛋白血症有关,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水分从血管内进入组织间隙。

    表现:水肿可轻可重,轻者仅表现为眼睑、颜面部水肿,晨起时明显;重者可波及全身,出现双下肢凹陷性水肿,甚至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儿童患者由于皮下脂肪相对较多,水肿可能相对更易被察觉,且水肿可随体位变化,平卧时腰骶部水肿较明显。

    低蛋白血症

    血清白蛋白水平下降是常见表现,多低于30g/L。低蛋白血症会导致一系列后果,除了引起水肿外,还可能使患者抵抗力下降,容易发生感染等并发症。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低蛋白血症可能会影响其生长发育速度,因为蛋白质是生长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

    高脂血症

    患者常伴有高脂血症,以高胆固醇血症为主,甘油三酯也可升高。其发生机制与肝脏合成脂蛋白增加以及脂蛋白分解代谢减少有关。高脂血症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尤其是对于年龄较大、存在基础血管病变风险的患者,更应关注高脂血症带来的心血管方面的潜在影响。儿童患者长期高脂血症可能会对血管内皮等产生不良影响,虽然儿童血管弹性相对较好,但长期异常也可能为未来心血管疾病埋下隐患。

    高血压

    部分微小病变型肾小球肾炎患者会出现高血压,尤其是成人患者相对更易发生。高血压的发生可能与水钠潴留、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等因素有关。儿童患者出现高血压相对较少,但如果出现也需要引起重视,因为高血压可能会影响肾脏的灌注,进一步加重肾脏损害。对于儿童患者,监测血压变化要更加细致,因为儿童往往不能准确表达身体不适,需要通过定期体检等方式早期发现高血压情况。

    肾功能损害

    大多数微小病变型肾小球肾炎患者肾功能正常,但在疾病早期或病情较重时可能会出现一过性肾功能损害。表现为血肌酐轻度升高,肾小球滤过率轻度下降。儿童患者由于肾脏代偿能力相对较强,肾功能损害可能更不易早期察觉,需要通过定期检查肾功能指标来监测。如果出现肾功能损害,需要进一步排查是否存在其他加重因素,如感染、使用肾毒性药物等,同时要根据肾功能损害程度调整治疗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