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拔罐肿了是什么原因

拔罐肿了是什么原因

2025年10月16日 16:10:51
病情描述:

拔罐肿了是什么原因

医生回答(1)
  • 王春勇
    王春勇副主任医师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 向他提问

    拔罐后局部出现肿胀的原因包括局部组织损伤、负压过大或拔罐时间过长、个体体质差异、皮肤状态不佳,如局部组织损伤会因拔罐罐内负压致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肿胀,不同人群易出现情况不同;负压过大或时间过长会因过度挤压刺激或持续刺激致组织损伤加重肿胀;敏感体质、气血虚弱体质者因耐受性差或自我修复弱易肿胀;皮肤破损炎症或干燥时拔罐会加重损伤或致机械性损伤而肿胀。

    一、局部组织损伤

    拔罐时罐内形成负压,会使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导致局部出现肿胀。这是因为负压的吸附作用打破了局部血管的平衡状态,引发了组织内的出血情况。不同人群中,皮肤较薄、血管丰富部位进行拔罐时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比如儿童皮肤相对娇嫩,进行拔罐时更需注意力度和部位选择;老年人血管弹性较差,也可能相对更容易因拔罐出现局部肿胀。

    二、负压过大或拔罐时间过长

    负压过大:拔罐时如果罐内负压设置过高,超过了局部组织所能承受的范围,就会对组织造成过度的挤压和刺激,引起肿胀。例如,对于皮肤较为松弛的人群,若负压过大,更容易导致局部肿胀反应。

    拔罐时间过长:拔罐时间过长会使局部组织受到持续的负压刺激,导致组织损伤加重,进而出现肿胀。一般来说,正常拔罐时间应根据个体情况控制在10-15分钟左右,超过这个时间范围就可能增加肿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对于体质较弱的人群,如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拔罐时间更需严格控制。

    三、个体体质差异

    敏感体质:部分人群属于敏感体质,对拔罐的刺激耐受性较差,更容易在拔罐后出现局部肿胀的情况。比如本身患有过敏性疾病的人群,其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应更为强烈,拔罐后发生肿胀的可能性相对较高。

    气血虚弱体质:气血虚弱的人群,局部组织的营养供应相对不足,自我修复能力较弱,拔罐后也较容易出现肿胀现象。这类人群在拔罐前应充分评估自身身体状况,拔罐后要注意加强营养补充和休息。

    四、皮肤状态不佳

    皮肤破损或炎症:如果皮肤本身有破损、炎症等情况,进行拔罐会加重局部的损伤和炎症反应,从而导致肿胀。例如,皮肤有湿疹、溃疡等问题时,拔罐后肿胀的概率会明显增加。对于患有皮肤疾病的人群,应避免在病变部位进行拔罐,若要拔罐需先咨询医生意见。

    皮肤干燥:皮肤过于干燥时,拔罐过程中罐与皮肤的摩擦力增大,也可能导致局部组织受到更多的机械性损伤,进而出现肿胀。在干燥季节或皮肤本身干燥的人群,拔罐前可适当涂抹一些保湿产品,但要注意避免影响拔罐效果。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