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积食怎么推拿治疗问
小儿积食怎么推拿治疗
-
小儿积食可通过补脾经(推小儿拇指桡侧缘)、摩腹(以掌面或四指摩小儿肚脐为中心的腹部)、揉板门(揉小儿大鱼际平面)、推四横纹(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按揉足三里(按揉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等推拿手法改善,需专业人员操作,且推拿为辅助手段,严重或持续不缓解需就医。
一、补脾经
1.位置:脾经位于小儿拇指桡侧缘。
2.操作:医者用拇指螺纹面旋推小儿拇指桡侧缘,约推100-300次。脾经能健脾和胃、消食化积,小儿脾胃功能较弱,通过补脾经可增强脾胃运化能力,改善积食引起的消化不良等症状。对于婴幼儿,操作时要注意力度轻柔,以患儿皮肤无明显泛红为宜,因为婴幼儿皮肤娇嫩,避免造成损伤。
二、摩腹
1.位置:腹部以肚脐为中心。
2.操作:医者用掌面或四指摩小儿腹部,频率每分钟120-160次,摩腹时间约5-10分钟。摩腹可以促进肠道蠕动,帮助消化,缓解积食导致的腹胀。在操作时,要注意温暖双手,避免过凉的手刺激小儿腹部引起不适。对于有皮肤破损或炎症的小儿,应避免此操作。
三、揉板门
1.位置:板门位于小儿大鱼际平面。
2.操作:医者用拇指端揉小儿大鱼际平面,约揉100-200次。板门穴是治疗小儿积食的重要穴位,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对于缓解小儿积食引起的食欲不振、腹胀等有良好效果。操作时力度要适中,根据小儿的耐受程度调整,若小儿哭闹明显,可适当减轻力度。
四、推四横纹
1.位置:四横纹位于小儿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掌侧,掌指关节横纹处。
2.操作:医者用拇指桡侧从小儿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约推100-300次。推四横纹能清热散结、消食导滞,可改善小儿积食导致的腹胀、腹痛等症状。操作时要注意手指的推赶力度均匀,避免粗暴操作伤害小儿皮肤。
五、按揉足三里
1.位置:足三里位于小儿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
2.操作:医者用拇指按揉小儿足三里穴,约按揉50-100次。足三里是强身健体的重要穴位,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有助于改善小儿积食后的身体状况。对于年龄较小的小儿,按揉力度要轻柔,以局部有轻微酸胀感为宜。
小儿积食推拿治疗需由专业的医护人员或经过正规培训的人员操作,在推拿过程中要密切观察小儿的反应,若出现不适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同时,推拿治疗小儿积食应作为辅助治疗手段,若小儿积食症状严重或持续不缓解,应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综合治疗方案。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