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扁桃体炎

扁桃体炎

2025年10月16日 09:43:33
病情描述:

扁桃体炎

医生回答(1)
  • 江广理
    江广理副主任医师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向他提问

    扁桃体炎分为急性与慢性,急性多由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感染起病急,局部有咽痛等表现且全身有发热等症状,慢性常因急性反复发作或隐窝引流不畅致咽干等,诊断靠症状体征及血常规,急性细菌感染用抗生素等对症,慢性反复可考虑切除术,预防要健康生活及口腔卫生,儿童需及时就医,孕妇用药遵医嘱,老年人防并发症。

    一、扁桃体炎定义及分类

    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非特异性炎症,分为急性扁桃体炎与慢性扁桃体炎。急性扁桃体炎多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等病原体感染引发,起病急;慢性扁桃体炎常因急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或隐窝引流不畅所致,病程迁延。

    二、病因

    1.急性扁桃体炎:主要致病病原体为A组乙型溶血性链球菌,病毒(如腺病毒等)也可单独或混合感染致病,机体抵抗力下降时易发病。

    2.慢性扁桃体炎:多由急性扁桃体炎未彻底治愈,病原体隐伏于扁桃体隐窝内,导致扁桃体反复炎症反应,或因隐窝引流不畅,细菌、病毒滋生引发慢性炎症。

    三、症状表现

    1.急性扁桃体炎:局部表现为咽痛,吞咽时加重,可放射至耳部,伴扁桃体红肿,表面可有黄白色渗出物;全身症状有发热、乏力、头痛等,小儿可能出现高热、抽搐等。

    2.慢性扁桃体炎:常有咽干、发痒、异物感,可反复咽痛,有时可咳出白色干酪样物,扁桃体可有不同程度增生、充血或隐窝口有瘢痕、渗出物等。

    四、诊断方法

    主要依据患者症状(如咽痛、发热等)、医生体格检查见扁桃体红肿、渗出等异常表现,结合血常规检查,血常规可显示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细菌感染时更明显。

    五、治疗方式

    1.急性扁桃体炎:细菌感染引起者选用抗生素(如青霉素类等),同时对症处理,如发热时可物理降温或使用退热药物,局部可用含漱液清洁口腔。

    2.慢性扁桃体炎:反复发作者可考虑扁桃体切除术,平时需注意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诱因。

    六、预防措施

    1.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均衡饮食,摄入富含维生素等营养物质,适量运动以增强体质。

    2.注意口腔卫生,早晚刷牙、饭后漱口,避免接触病原体,及时治疗邻近器官的感染性疾病。

    七、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扁桃体炎可能影响呼吸,需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用药遵循儿科安全原则,优先采用非药物干预措施,避免低龄儿童滥用药物。

    2.孕妇:用药需谨慎,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对胎儿影响小的治疗方案,以保障母婴安全。

    3.老年人:免疫力相对较低,需注重预防感染,及时治疗扁桃体炎,以防引发心、肾等器官的并发症。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