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怎么诊断问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怎么诊断
-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多见于出生后2-4周婴儿,男性多,表现为无胆汁喷射性呕吐且渐重、体重不增等。体格检查可触到右上腹橄榄样肿块及见胃蠕动波。超声是首选检查,幽门肌层厚度≥4mm等可诊断;X线钡餐可见胃扩张等。需与胃食管反流、先天性幽门痉挛鉴别,前者无特征肿块等,后者呕吐轻、无特征肿块及肌层增厚等。
一、病史询问
1.年龄与症状出现时间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多发生于出生后2-4周的婴儿,男性多于女性。要详细询问家长婴儿开始出现呕吐症状的时间,通常为无胆汁的喷射性呕吐,且呕吐逐渐加重。
了解婴儿的喂养情况,包括喂养的频率、每次喂养的奶量等,因为呕吐症状与喂养相关,随着病情进展,呕吐会越来越频繁。
2.生长发育情况
询问婴儿体重增长情况,由于频繁呕吐,婴儿可能出现体重不增甚至下降的情况,这与营养摄入不足有关,需要关注婴儿在出生后的体重变化曲线。
二、体格检查
1.腹部体征
幽门肿块:在腹部触诊时,约90%的患儿可在上腹部摸到橄榄样肿块,质地较硬,可活动,位于右上腹肋缘下,呈球形或椭圆形。这是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较为特征性的体征,检查时要注意手法轻柔,因为婴儿腹部较为敏感。
胃蠕动波:观察婴儿上腹部可见自左向右的胃蠕动波,这是由于幽门梗阻,胃蠕动增强所致,但并非所有患儿都能观察到。
三、辅助检查
1.超声检查
检查原理:超声是诊断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首选方法,其原理是通过测量幽门肌层厚度和幽门管长度来确诊。
具体指标:幽门肌层厚度≥4mm,幽门管长度≥16mm,幽门管直径≥14mm即可诊断。超声检查具有无创、可重复性好的特点,尤其适用于新生儿和小婴儿,能够在不进行侵入性检查的情况下明确诊断。
2.X线钡餐检查
检查表现:钡剂造影时可见胃扩张,钡剂通过幽门时受阻,幽门管细长如线样,称为“线样征”,胃排空延迟。但X线钡餐检查有一定的辐射性,且对于一些病情较轻的患儿可能不如超声检查敏感,一般在超声检查不明确时考虑使用。
四、鉴别诊断
1.胃食管反流
胃食管反流也可出现呕吐症状,但多为非喷射性呕吐,一般不伴有上腹部橄榄样肿块,通过超声检查或钡餐检查可鉴别,胃食管反流时幽门肌层厚度等指标无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的特征性改变。
2.先天性幽门痉挛
先天性幽门痉挛的呕吐程度相对较轻,腹部触诊一般不能触及幽门肿块,X线钡餐检查可见幽门管短暂痉挛性变细,但程度不如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严重,超声检查幽门肌层厚度无增厚。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
高血糖能吃红薯吗
高血糖患者在饮食上是格外注意的,如果不注意饮食,...
- 传说中的抗癌食物 真的存在吗
- 5类人不宜常吃鸡蛋 尤其是这种人
- 肚脐的泥抠不得 抠着抠着就有大问
- 一份简单早餐背后的杀机
- 胃不好应该多吃面条 真的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