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问题大全 > 小儿积食的推拿方法

小儿积食的推拿方法

2025年10月16日 18:16:41
病情描述:

小儿积食的推拿方法

医生回答(1)
  • 朱欣佚
    朱欣佚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向他提问

    针对小儿积食可通过补脾经(旋推小儿拇指桡侧缘100-300次健脾胃补气血)、摩腹(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摩动腹部5-10分钟促消化)、揉板门(揉小儿手掌大鱼际平面中点100-200次健脾和胃消食)、推四横纹(从食指横纹推向小指横纹100-300次调中行气消胀)、按揉足三里(按揉外膝眼下3寸等处50-100次健脾和胃导滞)来调理,推拿时注意小儿皮肤娇嫩、室内温度,严重积食无改善需及时就医。

    一、补脾经

    1.操作方法:术者用拇指螺纹面着力,旋推小儿拇指桡侧缘,操作约100-300次。

    2.作用及原理:脾经为小儿推拿常用穴位,补脾经可健脾胃、补气血,小儿积食多与脾胃功能弱有关,通过补脾经能增强脾胃运化功能,从中医理论角度,脾主运化,调节脾经能改善脾胃对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

    二、摩腹

    1.操作方法:术者用掌面或四指摩小儿腹部,以脐为中心,顺时针方向摩动,操作约5-10分钟。

    2.作用及原理:摩腹可促进腹部气血流通,增强胃肠蠕动。从现代医学角度看,能刺激胃肠道的神经丛,促进消化液分泌,帮助食物的消化和推进,缓解积食引起的腹胀等不适,符合循证医学中通过物理刺激改善胃肠功能的理念。

    三、揉板门

    1.操作方法:术者用拇指揉小儿手掌大鱼际平面中点,操作约100-200次。

    2.作用及原理:板门穴是脾胃病的常用穴位,揉板门能健脾和胃、消食化滞,对于小儿积食导致的食欲不振、腹胀等有改善作用,它可以调节脾胃的消化功能,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

    四、推四横纹

    1.操作方法:术者用拇指桡侧缘从小儿食指横纹处推向小指横纹处,操作约100-300次。

    2.作用及原理:四横纹有调中行气、消胀除烦的作用,小儿积食时推四横纹可以缓解积食引起的腹胀、腹痛等症状,通过对经络穴位的刺激,调节机体的消化功能,帮助改善积食状况。

    五、按揉足三里

    1.操作方法:术者用拇指端按揉小儿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1横指处,操作约50-100次。

    2.作用及原理: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按揉足三里能健脾和胃、调中理气、导滞通络。从中医理论及现代研究来看,刺激足三里可以调节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增强机体的消化功能,对小儿积食有较好的调理作用。

    特殊人群温馨提示:小儿皮肤娇嫩,在进行推拿时要注意力度适中,以小儿皮肤微微发红为宜,避免用力过大损伤皮肤。同时,推拿时要保持室内温度适宜,避免小儿着凉。如果小儿积食情况较为严重,经推拿后无明显改善,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病情。

本文由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创作,著作权属于江苏民福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推荐医生
宗岩

宗岩

中医科

立即咨询

尹朝林

尹朝林

儿科

立即咨询

免费向医生提问
立即提问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